为提高我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学子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素质,顺应迅猛发展的传媒业形势,迎合行业资源整合的浪潮,10月12日,我院诚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中国专家组成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蒋晓丽在雁山校区文科楼一区开展主题为“传媒业的第三次浪潮”讲座。学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吴大顺出席了活动,部分教师代表和2015级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全体同学参加此次讲座。
首先,蒋晓丽老师从网络技术系统发展讲起,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等新媒体技术系统的发展,社会正在进入微博3.0时代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前叶,微博3.0时代和工业4.0时代的结合开启了人工智能新时代。紧接着蒋晓丽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人工智能、我国人工智能科技现状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传媒业的巨大影响。其中她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开启传媒业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将影响或正在影响传媒业的方方面面,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传媒业第三次浪潮面前会逐渐消融,大众传媒将会发生结构性和功能性变化,新的传播形态爆发性发展对旧的媒介形态颠覆巨大。蒋晓丽老师讲述了几大门户网站的发展史,并以《今日头条》智能化推送新闻模式对以腾讯这样的大门户网站造成的巨大冲击为例,揭示了传统媒体的衰落和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这一不可阻挡的趋势。
讲座过程中,蒋晓丽老师分别对“是否还需要专业生产新闻的媒体机构、机器人是否会替代新闻记者、未来传播的介质是什么、怎么去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四个问题一一表述了她的见解。关于前两个问题,她以地震报道为例讲述自动化、智能化新闻现状,以《纽约时报》的机器编辑为例讲述人工智能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于第三个问题,蒋晓丽老师以AR、VR等全方位的社交平台的出现讲述未来半化的介质,泛媒介化时代下一切可听可见的、可听的、可触的东西都可以媒介化。随着人类创新技术能力的提高人与媒介的距离由远而近最终距离消失。对于如何评价人工智化时代这一问题,蒋晓丽老师说,人工智能浪潮下面对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人类应该随时保持人文关怀与清醒的头脑。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蒋晓丽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当前热点新闻事件、机器人生产新闻是否会变成传播谣言的工具等问题一一作出了回答。
本次讲座提高了新闻传播学学生的专业意识,深化了同学们对当今时代新媒体发展形势的认识,促进同学们更好地为顺应传媒业发展新形势做出相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