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广西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国学中心)和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八桂行·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会议室举行。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苏旭南,广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陈菊,广西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国学中心)主任莫道才、副主任陈广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唐子江,桂平市教育局副局长郑永容,桂平市培训中心副主任黄继仁,桂平市第一中学校长姚波、副校长蒙荣钦,桂平市实验中学校长原海鸿、副校长覃达福、副校长韦珺,广西尚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图毅、副总经理张亮,桂林心之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锋等出席了研讨会。
与会者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八桂行·走进桂平市”的可行性,桂平市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的开展,桂平市第一中学和桂平市实验中学新时代学校文化提炼与创造性转化发展,以及高校、地方、企业及社会组织协同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模式等相关议题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苏旭南副院长对桂平市教育局领导带队到学院来探讨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表示欢迎,并说以文科中心和国学中心两大平台作支撑的文学院有充分的实力和信心承担传统文化教育入基层的使命;陈菊院长动情地说,地方教育领导部门和一线基础教育学校组团到高校来寻找专业支持,从中看到师资培训的迫切性,教师教育学院会在师资培训组织、培训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郑永容副局长在发言中指出桂平市是人口大市,也是教育大市,希望通过广西师范大学特别是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帮扶,将桂平市从教育大市打造成教育强市;黄继仁副主任坦承桂平市十分紧缺开展国学教育的师资力量,期盼借助“国学中心”、文学院强大的专业力量来提升桂平市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的传统文化素养。姚波校长报告了桂平市一中提炼学堂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构想;原海鸿校长重点介绍了桂平市实验中学开展诗教、打造特色高中的有关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听了两位校长发言之后,与会者就这两所高中的文化提炼、特色打造、校园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重点研讨,献言献策。“国学中心”莫道才主任结合自己参与组织“中国诗词大会”的经验,赞赏桂平市两所学校联手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突破口来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认为那体现出一种文化的自觉和敏感——这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他特别强调在学校文化打造时挖掘和整合桂平市本土文化的重要性;陈广林副主任分享了他自己古诗词创作的经历,现场对桂平实验中学提供的该校师生创作的诗歌作品和主办的诗歌刊物进行点评,并对学校古诗词教学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黄图毅董事长以尚邦公司参与开展的“八桂行”系列活动的成功经验为例,从企业角度提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创造性路径和方法;张国锋秘书长则从社会公益组织的角度出发,就学校如何超越围墙界限,与社会组织合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唐子江总结回顾了“中华优秀传统传承发展工程八桂行”近四年来在防城港、桂林、陆川等地开展的相关活动和取得的成效,指出“八桂行”是一个面向但不仅限于中小学校的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的一个平台,由原来的“单打独斗”到“两方合作”再到“三方协同”,发展为高校、地方、企业和社会组织“四维联动”的格局,探索出一个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创新模式。
经过深入研讨交流,会议初步达成在今年11月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八桂行·走进桂平市”活动,举办针对桂平市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国学教师培训班等相关意向。研讨会时间短,议题多,成果丰,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图文/唐子江 审核/蓝廖国)

部分与会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