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花桥荣记,再闻米粉幽香 ——话剧《花桥荣记》再度上演

时间:2017-11-18浏览:713

11月16日晚,由我校望道话剧社排演的话剧《花桥荣记》在我校育才校区田家炳楼报告厅再度上演。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广西文联、《南方文坛》杂志社、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的领导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师,《广西日报》、《南方文学》、《桂林日报》记者,广西师范大学部分师生观看了本场演出。
        本次演出是第八届“今日批评家论坛”暨《南方文坛》2017年度优秀论文颁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悉,《南方文坛》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期刊,由广西文联单独主办,在1996年改版后,在我国文坛迅速崛起,并被誉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
        话剧《花桥荣记》的原作者为白先勇先生,国家一级编剧张仁胜对作品进行了话剧改编,由我校望道话剧社进行排演,由黄伟林担任总策划,向丹老师和本科2015级秘书学专业的朱玢倩担任导演,刘铁群老师、刘慧明老师进行排演指导。该剧围绕着上世纪在桂林著名的花桥荣记米粉店迁往台北的兴衰历史,讲述了战争中的几代人民背井离乡,经历了多年的希望与失望后最终在痛苦中客死他乡的故事。故事中,这些来自桂林、容县、柳州的东奔西走客、南腔北调人,尽管命运多舛,却一直深情地回望着充满乡愁的桂林花桥和花桥边的桂林米粉。一间小小的米粉店,却见证了多少伤感的人事变迁。话剧在“那双筷子还在老家筷筒,那碗米粉还在老家碗中……”的主题曲中拉开帷幕,演员们带着饱满的感情,把上世纪四十年代台北桂林米粉铺搬上了舞台;深情的演出、跌宕的情节、浓烈的乡愁,一次次地挑拨着现场观众的思绪,最后,在女主角充满对故乡无限渴望的慨叹和再次响起的主题曲中,全剧落下帷幕,现场观众无不为思乡情深和阻隔不断的两岸血脉而动容。(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嘤鸣记者团 文/练钰威 审/蓝廖国 李逊)




演出现场1

演出现场2


演出现场3


演出现场4

演出现场5


演出现场6


演出现场7


演出现场8


演出现场9


演员谢幕

师生共同观看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