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辉

时间:2019-05-22浏览:7243

        曾建辉,男,汉族,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出版史、媒介文化研究,曾讲授“传播学概论”、“世界新闻传播史”、“中外出版史专题”“媒介专题研究”等课程。

 

主持科研课题

1. 中国共产党出版评论文献整理与研究(1921—1949),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24,在研)

2.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西出版业青年编辑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广西哲社一般项目(2023,在研)

3. 智媒时代广西出版业对算法的实践应用及优化路径研究,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 出版传媒专项项目”重点课题,(2024,在研)

4. 抗战桂林文化城出版现象研究,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课题,(2023,在研)

5. 中国近现代出版评论文献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9,完成)

6. 中国现代出版评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018,完成)

7. 近现代广西杰出编辑出版人群体研究,广西哲社项目(2017,完成)

8. 中国近现代出版评论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9,完成)

9. 民国时期广西期刊出版研究,广西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桂学研究中心课题(2020,完成)

10. 新时期以来中国出版评论家专题研究,广西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资助项目(2020,完成)

11. 广西农家书屋数字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4,完成)

12. 数字化背景下广西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2013,完成)

13. 全媒体背景下高校舆情表达与引导机制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12,完成)

主持教学改革课题

1. 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的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年度本科教改项目(2023,在研)

2.“部校共建”新闻传播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教改项目A类(2018,完成)

3. 地方院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

(2015,完成)

4. 媒介融合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年度本科教改项目(2020,完成)

专著

1.《中国现代出版评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2.《中国出版家周振甫》(合著,第二作者)人民出版社,2021年。

论文(独著、第一作者)

CSSCI论文

1. 《泮林革音:出版评论与民国出版文化观的形塑》,《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出版业》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

2. 《无以为刻:论民国时期出版业的纸荒问题》,《编辑之友》2020年第1期。

3. 《革新的外力:出版评论与“五四”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出版转向》,《华中学术》2020年第1期。

4. 《编辑出版专业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探析》,《出版科学》2011年第3期,《中国出版年鉴(2012)》摘编转载。

5. 《我国电子书产业发展的误区与盲区》,《科技与出版》2012年第7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20期论点摘编,《中国出版年鉴(2012)》摘编转载,《中国编辑研究(2013年)》全文转载。

6. 《关于构建“就业导向”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现代出版》2012年第5期。

7. 《对“编辑资源”的理论思考》,《出版科学》2014年第1期, 《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2014-2015)》摘编转载。

8. 《论新<广告法>对书业广告的影响及应对》,《中国出版》2016年第3期。

9. 《成人涂色书出版热现象探析》,《科技与出版》2016年3期。

10. 《农家书屋的管理虚化问题及其治理》,《图书馆学研究》2016年第8期。

11. 《论巢峰出版评论的特征及其价值》(1/2), 《出版发行研究》2016年第9期。

12.  《图书直播营销的兴起与走向》,《现代出版》2017年第4期。

13. 《<连线>杂志的成功之道及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年第5期。

14. 《试论出版批评的概念和特征》,《中国编辑》2017年第6期。

15. 《出版直播营销:特点、模式与风险》,《科技与出版》2017年第10期。

16. 《略论民国时期的童书出版评论》(1/2), 《新闻界》2018年第5期。

17. 《论贺圣遂出版评论的实践及特色》(1/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年第1期。

18. 《算法时代出版评论的当下境遇与发展进路》,《中国编辑》2021年第10期。

19. 《论陈昕的出版评论实践及特色》(1/2),《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年第3期。

20. 《“双减”政策下我国教育出版的格局新变及未来发展》,《科技与出版》2022年第1期。

21. 《趋新与袭古:论晚清时期地学丛书的编纂与出版——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为中心的考察》,《华中学术》2022年第1期。

22. 《职以授能:20世纪早期商务印书馆入职教育的制度构建》,(1/2),《出版发行研究》2022年第5期。

23. 《以纸抵心:传统阅读的算法嬗变与价值复归》,《中国编辑》2022年第9期。

24. 《民国时期出版业练习生制度述论》(1/2),《编辑之友》2023年第12期。

25. 《数字时代素人出版的兴起逻辑、影响限度及优化路径》(1/2),《编辑之友》2024年第9期。

其他论文:

1. 《编辑精神的历史阐释:基于出版评论的视角》,《中国编辑》2019年第4期(北大核心)

2. 《冷眼观潮:对当下成人涂色书出版热的冷思考》,《出版广角》2016年第2期(北大核心)

3. 《论高校校园微博舆论的生成与引导》,《新闻知识》2013年第2期(北大核心)

4. 《我国电子书产业发展的危机与生机》,《出版广角》2013年第6期(北大核心)

5. 《记者职务权利的特征及把握原则》,《青年记者》2013年第22期(北大核心)

6. 《简论吉尔·德勒兹的传播学思想》,《理论月刊》2012年第6期(北大核心)

7. 《胡锦涛新闻舆论引导思想的新思维》,《青年记者》2012年第15期(北大核心)

8. 《微博假新闻的产生与防范》,《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8期(北大核心)

9. 《后集团化时代的喜与忧》,《出版广角》2012年第3期(北大核心)

10. 《数字阅读:终端为王的困境与对策》,《新闻知识》2011年第7期(北大核心)

11. 《雕版余绪下的边缘崛起:晚清时期广西编辑出版家群体的生成及影响》,《河池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12. 《近代新式出版环境下广西编辑出版人群体的形成及影响》(1/2),《桂学研究》2021年第7辑。

13. 《论民国<戏杂志>的时代特征与传播价值》,《文化艺术研究》2020年第3期。

14. 《民国时期出版业的失范问题及其治理——基于出版评论的视角》,《燕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第3期。

15. 《论中国现代出版评论的文体形态及特征》,《文化与传播》2020年第1期。

16. 《论罗孚编辑出版活动的特征和意义》,《桂学研究》2019年第5辑。

17. 《出版史料建设的方法论启示》,《出版史料》2019总第59期。

18. 《出版评论视阈中的民国书价问题》,《华中学术传播论坛》(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19. 《论秦似的编辑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文化与传播》2018年第1期。

20. 《对文化传播学研究现状的一点思考》,《华中学术传播论坛》(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21. 《雅克·埃吕尔媒介哲学谫论》,《燕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3期。

22. 《数字农家书屋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困境》,《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年第3期。

23. 《崇文书局与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崇文书局及晚清官书局研究论集》崇文书局,2017年。

24. 《图书真人秀节目的探索之路》,《声屏世界》2016年第11期。

25. 《还原·拼接·延伸——保罗·莱文森的《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千纪指南(第2版)》的新阐释》,《华中传播研究》2016年第3辑。

26. 《媒介生产:文化生产方式的时代变革》,《社科纵横》2015年第3期。

27. 《广西社科学术期刊开放存取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以2014年北大核心目录广西期刊为例》,《传播与版权》2015年第2期。

28. 《微博荐书热的冷思考》,《出版参考》2013年第13期。

29. 《省级卫视“自制剧”的现存问题及对策》,《东南传播》2011年第11期。

30. 《文学生产的媒介流变:基于生产者的角度》,《创作与评论》2011年第5期。

31. 《生成、块茎、感觉——吉尔·德勒兹媒介哲学思想初探》,《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4期。

32. 《文化生产的媒介演变及其发展》,《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33. 《尼尔·波兹曼媒介思想初探》,《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

34. 《女性第三者形象的媒体建构》(1/2),《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6期。

35. 《书为良师:青年蒋维乔的阅读生活》(1/2),《阅读时代》2023年第1期。

36. 《数字出版应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18日。

37. 《出版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代蕴涵、内在逻辑与生成路径》(1/2),《中国数字出版》2024年第6期。

38. 《异位同音:抗战时期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人群体的形成》(1/2),《中国出版史研究》2025年第2期。

教改论文:

1. 《地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地化”发展路径探究》,《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

2. 《CDIO理念与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革新》,《出版参考》2024年第2期。

3. 《地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教育观察》2020年第12(下)期。

4. 《媒介融合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启示——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新闻潮》2020年第11期。

5. 《部校共建背景下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以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广西教育》2019年第11期。

6.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应对》,《新闻世界》2018年第10期。

7. 《基于就业导向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教师教育论坛》2018年第7期。

8. 《论考研试题分析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相关专业为例》,《新余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9. 《论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模式的创新——以广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