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台籍教师张玉明参加2021两岸青年文学之旅活动

时间:2021-07-28浏览:349

    7月15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福建省作家协会承办的2021年两岸青年文学之旅,在厦门开幕。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台籍教师张玉明受邀以班代表身份发言。

      

        

                                                                         与会代表合影

 

    台籍教师张玉明在发言中首先表达了感激之情,随后指出此次文学之旅,正是文学上的寻根之旅,具有重要的意义。她说之前曾参访杭州的章太炎故居,完成学术上的寻根之旅。业师王三庆是潘重规老师的学生,潘重规老师受业于黄侃先生,而黄侃先生的老师即为章太炎先生。能够亲炙一代儒宗的故居,非常激动、兴奋和高兴。

 

       

  

                                                                             张玉明老师发言

 

    2021年两岸青年文学之旅从厦门出发,途经上海到北京,参访鼓浪屿的舒婷诗字碑、张爱玲城市地图,及鲁迅纪念馆和鲁迅文学院。张玉明先前在台湾新北一中担任高中语文专任教师,高中的语文课本,即选录鲁迅的《孔乙己》《阿Q正传》和张爱玲的《爱》与《金锁记》。到广西师范大学任教后,教大学语文课,里面选录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2020年上半年还与高雄中山大学西子湾旁余光中数位典藏馆合作开展线上教学。显见鲁迅、张爱玲、余光中和舒婷成为两岸文学与文化共同的记忆,是文学上的寻根之旅。

    城市孕育了作家,而作品成就了城市。到了上海,寻觅张爱玲走过之处,想见其风采;到了北京,参访鲁迅文学院,发思古之幽情。张玉明老师主要研究《红楼梦》,先前走过的北京香山曹雪芹步道,亦令她流连忘返。而所任教的广西师范大学位处桂林,孕育出白先勇的《台北人》,这正是时代洪流中,情牵两岸的见证。至今,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望道话剧社,每一年都会演出白先勇的《花桥荣记》,是最美而深情的注脚。

    最后张玉明老师深情地总结:政治性的语言,简洁明了,宣之在口;文学性的语言,悠远绵长,动之在心。两岸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文学资本,是珍贵动人的宝藏,值得彼此珍惜。

    发言结束后,张玉明老师参与文学之旅营队,并和《青年文学》《萌芽》《台港文学选刊》《中国校园文学》《福建文学》《厦门文学》等杂志社主编相互交谈,与两岸知名作家及青年学子、教师们相处愉快,在中国作家协会的带领下,进行深入的文学与创作交流。

 

                                                      (文/院办    图/ 张玉明    审/刘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