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烟雨漓江BBS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文科基地中国语言文学点,2001年终期评估被教育部评为优秀等级。作为其主力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始建于1932年,迄今已有70余年历史。原无锡国专教务长、代校长、古典文学专家冯振教授长期在该学科任教,直至去世。谭丕谟、吴世昌、逯钦立等古代文学大家也相继在此担任过教职,从而奠定了该学科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优良的治学传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授予权。2001年该学科又获得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授予权。2004年该学科点被教育部批准与南京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生。2006年1月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点。

新时期以来,学科建设有了更大的发展,1987年以来一直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古代文学课程为广西精品课程。目前已经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职称、高学历、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均趋于合理的学术梯队。有教授11人、副教授3人,其中8人为博士。该学科点以学风踏实、团结协作,科研、教学成果显著而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已毕业的130多名硕士中有27%晋升了高级职称,有1/4考取博士生,其中蒋寅、胡大雷等已经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学者。

该学科在长期的研究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在各个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中古诗体研究

该方向的研究特点是从新的角度发掘被人忽略的中古诗体演变的过程和规律。胡大雷教授的专著《〈文选〉诗研究》通过对《文选》二十三类诗作的文体的系统研究揭示其时代的诗体观。其《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从抒情方式切入研究中古诗歌体式的发展演进。其《宫体诗研究》则是首次对宫体诗的发展历程作系统的阐述。胡大雷教授现正从事玄言诗研究,其《玄言诗的魅力及魅力的失落》(《文学遗产》97年第4期)从玄言诗的类型、风格角度对玄言诗与玄学同步诞生的关系作了全面研究。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已将“玄言诗研究”(04BZW017)列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二、先秦汉魏六朝典籍研究

在《楚辞》学研究方面,刘汉忠(力之)教授为全国《楚辞》学会理事,所作楚辞文献系列解读已发表二十余篇论文,其专著《楚辞与中古文献考说》以考辨探源深细著称。

在《文选》学研究方面,胡大雷教授和刘汉忠(力之)教授均为全国《文选》研究会理事,在胡大雷教授主持下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分类研究”(01BZW015),除《〈文选〉诗研究》外,李乃龙教授的《〈文选〉文研究》、韩晖副教授的《〈文选〉赋研究》书稿也已完成。其研究方法的特点在于运用类型学方法剖析《文选》文本的文献价值与分类编撰体例,探索中国古代文体学和类型学的起源和发展,为文学史及文学理论批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该方向研究引发本学科点对中古其它文体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有一批研究生在胡教授指导下以中古文体流变为学位论文选题,写出了有较高质量的文体学研究的论文。韩晖副教授有《文选作品系年考证》。刘汉忠(力之)教授有《文选》学系列研究论文,其中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的《关于〈文选〉的编者问题》以及《关于〈文选序〉与〈文选〉之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论〈文选〉非仓卒而成及其〈序〉非出自异手》因观点精警而为学林关注。

另外,胡大雷教授出版有《〈文心雕龙〉的批评学》,是继詹锳先生《〈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与王元化先生《〈文心雕龙〉的创作论》之后,又一《文心雕龙》分类研究的重要成果。

 

三、唐宋诗体及诗法研究

本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张明非教授现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副秘书长,《唐代文学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副主编。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99EZW001)等项目,主编并出版了6种高校教材。其研究侧重于近体诗诗体的演变及诗体变迁与文化背景的横向关系。有《唐音论薮》、《唐诗在变革中走向辉煌》、《唐诗与舞蹈》、《唐诗咀华》、《唐贤三昧集译注》等5部专著。李乃龙教授侧重于道教与唐代诗体演变关系的研究,出版了《雅人深致与宗教情缘——唐代文人的生活样态》等专著,其系列论文对唐代游仙诗体的研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本梯队在唐宋诗学研究方面也具有长期的积累和一定的实力。一直在该学科任教的原无锡国专教务长、代校长冯振教授的《七绝作法举隅》影响学术界半个多世纪。张明非教授主持的《中国诗学丛书》(7种)得到学术界的好评。其中王德明教授的以唐宋诗法为主要案例的专著《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发展》注重对古典诗歌的构成元素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研究,开创了古代诗学研究中微观诗学研究的新思路。而《中国古代诗歌情景关系研究》则对诗法理论中的情景关系作了系统的剖析。目前本方向正在实施广西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中国诗学基本范畴研究”。

本梯队十年来一直承担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代文学研究年鉴》的编辑任务,为推动唐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唐代骈文及赋研究

莫道才教授为中国骈文学会副会长,发表了骈文研究的系列论文。其《骈文通论》获第五次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该著构架了骈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重新评价了唐代骈文的地位。其《骈文学史研究》已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编号05BZW034)。韩晖副教授为中国辞赋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所著《隋及初盛唐赋风研究》对唐赋的研究具有开拓意义,获第八次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龚克昌称其“是一部断代的富有特色的兼具赋史与赋学批评史功能的赋学论著”。费振刚称其“探寻了辞赋盛唐气象形成的过程,言之成理,论皆有据,有开拓之功。”此外,莫道才教授进行的《全唐赋》整理研究为全国高校古籍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

 

五、宋词文化学研究   

本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沈家庄教授八十年代以来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学评论丛刊》、《光明日报》、《中国古典文学论丛》上发表了宋词及词学的系列论文,在词学界有一定影响。其以文化视角研究宋词,在国内外词学界引起了较大关注。其论文《论清真词沉郁词风的形成与演变》1990年获首届夏承焘词学奖论文二等奖。其任《词话卷》执行主编的《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1994年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其《竹窗簃词学论稿》2003年获第三届“夏承焘词学奖”二等奖。2001年在其专著《宋词文化与文学新视野》中首次提出“中华词学系统”建构理论,形成有特色的宋词文化学研究风格;在新著《宋词的文化定位》中建构起独到的宋词文化学和宋词价值理论,在词学研究领域突出了文体史研究与文化研究结合的鲜明特色。黄天骥教授认为是“站在宋词研究前沿,具有开拓意义的著作。”具有开拓性和前沿性,表现出作者宏通的研究视野与文化史学养”。

 

六、戏曲文献与作家研究

李复波、杜海军、阙真教授长期从事元曲文献和杂剧作家作品研究。李复波教授早年曾任中华书局古典文学编辑室副主任,著有《元散曲三百首注析》、《元人小令精华》、《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元明清散曲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其《南词叙录注释》是第一次对该书的注释,征引的文献翔实完备,被学界公认为是一部资料翔实的力作,体现出戏曲文献学的厚实功底。杜海军教授的《古代戏曲目录研究》全面论述了我国古代戏曲目录的发生与发展,第一次完整勾画了古代戏曲目录发展的轮廓与成就,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阙真教授的专著《元剧探究》获第六次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李修生教授认为该著“透过剧情人物画面,认真剖析其包含的内在精神、文化积淀、艺术真谛”,“体会出元杂剧所创造的新的精神天地”。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 电话:0773-5846272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