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刘铁群:从讲述地域文化到建构学术体系——关于《桂学研究》丛书七卷本

发布者:蓝善康发布时间:2021-03-16浏览次数:17

作者:刘铁群  来源:当代广西网

“桂学丛书”书影。陈玲   摄_副本.jpg

《桂学研究》丛书。陈玲 摄

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桂学研究》丛书包括《桂学综论》《桂学理论》《桂学文献研究——桂学古籍文献100种》《桂学学术史》《桂学中的多民族文化精神》《粤西古代士人研究》《桂学应用研究——文化调研与文化利用》等七卷本,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桂学研究”的结项成果,由首席专家胡大雷及子课题负责人张利群、黄伟林、王德明、黄晓娟、钟琼等共同完成。这套丛书对广西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挖掘、整理、梳考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桂学做学理化的概括、提炼与升华,实现了从讲述地域文化到建构学术体系的文化自觉,既有史料价值、理论价值,也有应用价值。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但一方文化要产生影响力必须经过一方学人的讲述、研究、概括与提炼。广西的地域文化色彩绚丽、自成姿态、魅力不凡,但与众多地域学研究相比,桂学研究起步较晚。自治区原党委副书记、广西文联原主席、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潘琦在《桂学研究》丛书总序中说:“由于广西地域文化研究起步晚,起点低,且仍处在分散、低效、各自为战的状态,这使得广西人缺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广西学术界、文化界有志之士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建立起全区性的地域文化研究组织,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整体布局、整合资源、整合力量,全面系统地开展地域文化研究,否则广西文化发展将会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落伍。”这是桂学和桂学研究会产生的背景,也是这套《桂学研究》丛书产生的背景。如何讲述和研究地域文化?能否恰当地讲述和研究地域文化?不仅关系到一个地区的文化自信,也关系到一个地区的文化权利。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是否能自己讲述自己的文化,我们是文化的讲述者,还是被讲述的对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讲述、研究和传播自己的地域文化,就会成为无声的、沉默的被讲述者,我们的文化也可能会因此被误读、被忽视,甚至被遗忘。令人欣慰的是广西的学者在十年前就有了充分的文化自觉,就有了讲述和研究广西地域文化的整体性战略。《桂学研究》丛书就是这一战略的标志性成果。

《桂学研究》丛书是一套有文化整体观和大格局的著作,对广西文化的讲述与研究,既致力于挖掘与梳理,也沉潜于探究与深化;既重视概括与升华,也关注传承与利用。《桂学文献研究——桂学古籍文献100种》聚焦于文献,梳理了广西古代著述文献发展的历史,以100种代表性文献呈现了西汉至清末广西著述的基本情况。《桂学学术史》聚焦于学术史,从“苍梧学派”的异军突起、非桂籍人士的广西研究、桂籍本土学者的崛起,到全面繁荣的当代桂学研究,对桂学研究的历史进行了整体的耙梳。《桂学中的多民族文化精神》聚焦于文化精神,通过对广西的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民族艺术的研究,探讨了多民族文化中蕴藏的文化肌理和内在精神。《粤西古代士人研究》聚焦于人,深入探讨本土粤西士人和外籍粤西士人为广西文化以及中华文化做出的杰出贡献。《桂学理论》聚焦于理论,从桂学元研究、桂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桂学研究方法论三个方面系统探讨桂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方法,实现了桂学研究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桂学应用——文化调研与文化利用》聚焦于应用,包括“文化调查”“文化研究”“文化利用”三个部分,通过对广西文化遗产的调查和对文化现象的研究,探讨桂学研究如何服务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并通过“桂林市文化发展规划”“新西南剧展”“白先勇研究中心”三个典型案例将桂学应用落到实处。《桂学综论》统领整套丛书,从宏观视野关照桂学研究的学术构成、全球性视野、理论基础、理论构架等问题。这七卷本丛书以不同的聚焦点深入到不同的桂学研究领域,建构起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的桂学研究空间。

总体来说,《桂学研究》丛书从扎实的史料梳理和深入的专题性研究上升到理论与学术体系的建构和文化的传播与应用,既是对以往桂学研究的检阅,也是对桂学研究新空间、新格局的开拓;既是对广西文化的系统研究,也是在学理、理念层面对桂学成其为“学”的建构,显示了广西学者在地域文化研究中的文化自信、学术自觉与创新精神,在广西文化与学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https://www.ddgx.cn/show/43484.html 

相关链接:

胡大雷教授等著的《桂学研究》丛书七卷本发布,十年磨剑的“桂学”成广西文化名片

http://www.cllc.gxnu.edu.cn/guixue/2020/1231/c3214a195171/page.ht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 桂学研究院 (桂ICP备05000954号-1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