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今天是

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独秀”文学沙龙第二十二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1-03浏览次数:1198

中国当代电影创作中的“贺岁”现象探究 ——以《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为例

记    录:潘丽丹、张小磊

嘉    宾:单小曦、汪开庆、于宏英

主    持:章朋

开 题 人:杨新华

参加人员:高东辉、卫颖涛、吴宇、黄俣、王子旋、许睿、李青、黄顺兰、殷卉茹、文佳、姚娜、赵芳娟、李念、李康、胡颖冰、杨芳、杨星星、王珊、赵保胜、刘姝婕、韩杰、范丽波、喻晶晶、马少伟、鄢扬、杨凯、任欢、任盈、谢文芳等同学

时    间:2010年12月30号晚7:00

地    点: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文艺学教研室

  今年12月的三部重量级贺岁片《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相继亮相,可谓大饱观众的眼福。我们本次沙龙正是对针对这一现象而开展的。虽然冬季温度较低,窗外寒风凛冽,不过沙龙的现场还是来了不少同学,为我们本学期开展的最后一次沙龙增添了不少人气。

  主持:大家晚上好。过完这两天就是2011年了。在这里我先祝大家新年快乐。快过年了,各行各业都开始热闹起来。人们的娱乐生活也不例外,一批冠名“贺岁片”的电影争相涌进人们的视野,可谓是一场视觉大餐。今天我们讨论的就是以《赵氏孤儿》、《让子弹飞》以及《非诚勿扰2》为例的几部贺岁片,它们作为商业电影如此轻易地侵入到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贺岁”,其背后是否还蕴含着一些别的更为深刻的东西?大陆的贺岁片应该是从1997年冯小刚的电影《甲方乙方》开始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贺岁档,电影行业借此赚取了丰额利润。相信这个现象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好,我们沙龙现在开始。首先我来介绍今天到场的嘉宾,他们分别是美术学院的汪开庆老师、文学院的单小曦老师和漓江学院的于宏英老师。大家欢迎。下面让我们的主讲杨新华同学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下此次话题的讨论背景。

  杨新华:自97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把贺岁片的概念带入内地观众的视野,贺岁片便与春晚、短信祝福成为每年年末很多人的三大必备餐。每年随着元旦的临近、春节的到来,国产贺岁片将在这个黄金档期纷纷上映。这些影片一般都是在拍摄阶段就利用各种媒体展开强烈的宣传攻势,让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观影期待。通过这些宣传来吸收观众,以保证高票房的实现。可以说,每年的贺岁档都是一场硝烟弥漫的票房争夺战。今年的电影贺岁片可谓精彩纷呈,在本月上映的三部大片——姜文的《让子弹飞》、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无论是在导演的份量和级别上,还是明星的阵容和制作的成本上都是大手笔,可谓棋逢对手、旗鼓相当,个个都不容小觑。三部影片在题材风格方面各异,改写了以往贺岁片以戏剧主打的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观影口味的观众需要。据国际在线记者吴笑女的报道,在谈到今年贺岁片风格时,中国著名影评人周黎明说:“今年贺岁片最大特色是葛优档,三部大片都是葛优主演,三部大片除了都有葛优外,还有一个特点,三个导演风格不一样,很有看头。另外,三部片都有新意。”的确,葛优不像往年只是冯氏贺岁片的金字招牌,今年却成了最具票房竞争力的三大贺岁片主演,似乎成了今年的贺岁片专业户。因此,广大影迷给他冠以“贺岁帝”称号。随着电影创作节对贺岁片的热衷程度的增强,理论界对贺岁片研究也处于热烈兴奋、百家争鸣的状态。在此,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是贺岁片,如何界定贺岁片?电影何以能够贺岁?大陆贺岁片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目前学术界对大陆贺岁片的研究状态是怎样的?贺岁片作为一种影视文化现象,其背后有什么深层的文化意义?我主要想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贺岁片的产生及发展脉络,如何界定贺岁片。

  “贺岁片”最早源于西方,确切说是美国好莱坞。好莱坞是一个制造梦幻的工厂,一台生产预科的巨大机器,它的生产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好莱坞电影明确的商业性特征。那么作为商业性的电影,追求利润追求票房价值自然是其最大的特质。而节假日是人们休闲娱乐消费的时期,自然也就成了商业电影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时机。每当圣诞节来临的时候,好莱坞的制片商就会推出一批阵容强大、极具观赏、迎合观众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需要的影片。这些影片结合节日喜庆的氛围,利用人们的圣诞情结,挖掘圣诞的节日习俗和传说作为题材,并不惜重金打造包装运作,在圣诞节前后上映,以争取获得最大的票房收入。由于这种操作理念或者说这种商业化的制作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遂逐渐流行并成为一种惯例。在这种操作理念下上市的影片也逐渐趋于类型化,成为一种特殊的片种,即为了提高影片的票房成绩而专门为观众定身打在的在贺岁档期上映的影片。

  在中国,真正的贺岁片是在香港兴起的,因其操作模式和市场理念与西方好莱坞相似,香港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每到岁末,香港各路明星欢聚一堂,拍一些纯属搞笑的喜剧片,虽然制作上不是那么精良,但场面热闹喜庆,契合节日欢乐喜庆的氛围。影片在一派团圆喜庆的氛围中结束后,明星们还可能在银幕上向观众拜年,说一些诸如“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类的新年祝福语。这种影片便是贺岁片。

  大陆观众第一次接触贺岁片是1995年从香港引进的《红番区》,这部由成龙主演的片子当年以8000万元的票房收入在中国电影市场掀起一阵风暴。后来引进的《白金龙》、《义胆厨星》等贺岁片也收获了不菲的票房。受国外和香港贺岁片的启发,大陆电影人也开始关注贺岁片的制作和运作模式。1997年末,有冯小刚执导、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甲方乙方》第一次冠以“贺岁片”的名号进行宣传。一经上映,它就以3600万元的惊人票房成绩吸引了各方的目光,由此激起了大陆电影市场的“贺岁片热“,1998年有《不见不散》、《男妇女主任》、《好汉三条半》等,1999年有《没完没了》、《给您道喜啦》、《相约2000》、《房东老爸》等,一直到今年的《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其中,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手机》、《天下无贼》、《非诚勿扰》、《没完没了》等就占了贺岁片的半壁江山,并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连年稳固的高票房也使得冯小刚本人成为中国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冯氏贺岁片也以其鲜明的个性特色成为贺岁市场上的著名品牌,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化进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对用。

  从贺岁片的产生以及传播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贺岁片之所以叫贺岁片,是一个文化语境和上映档期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贺”的含义是“庆贺”,“岁”的含义是“年”,那么“贺岁”一词的意义就是“庆贺(新)年”。春节是中国人的一场隆重盛大的仪式,一系列的仪式不仅意味着国人对年节的重视,更意味着这些仪式所积淀的民族文化内容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春节的传统仪式有张贴春联、放炮竹、吃饺子等,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明显。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节日的仪式也越来越丰富,比如看春晚,以及看电影。电影商家瞅准节日的仪式化这一商机,全力以赴制作大众喜爱的影片,选择岁末时隆重推出,将其融入春节的其他习俗中,使其成为一种现代社会庆贺春节的一种新形式,也可以把其看作是节日仪式的扩充或丰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贺岁片这种说法就只属于中国这样一个独特的文化语境,它和我国的节日文化传统紧密俩系,因为它的放映档期在春节前后以及它的戏剧化倾向契合春节文化。那么,在西方,贺岁片虽然也是在节假日(圣诞)档期上映,但它更倾向于类型电影,可以把它划为喜剧类型。

  至今,在国内仍然没有明确的“贺岁片”的定义,但纵观人们对贺岁片的看法,可以得出,所谓的贺岁片,指的是放映档期主要在元旦至春节前后的电影,或者说,专门为元旦春节量身定制的电影。

  二、电影何以能够贺岁?

  贺岁需要一系列的仪式,仪式由一系列的符号构成。这些符号的排列组合产生不同的意义。比如春节时张贴春联,这就是一个仪式,这个仪式也是一个行动,并且由符号构成。春联缘起于桃符,先民为了抵抗自然灾害和疾病的侵害,通过巫术寻求破解之法,因为巫术认为桃枝具有避邪的功效,人们便在门楣上悬挂桃符,久而久之,桃符的实体被剥离,人们改用大红的纸张上写上具有辟邪内容的诗句以代替桃符。这时候春联就具有了符号意义。春联就是一种符号,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春节是一套符号系统。在解释人类学的学者看来,“文化”的概念实际上就是一个符号学的概念,对文化的分析,不应是探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应是一种追寻意义的阐释科学。

  那么除了贴春联、贴门神、放爆竹、放社火、吃饺子等传统仪式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众媒体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这种凝聚了现代科技精髓的新媒介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接入到春节贺岁之中的呢?

  (一)在今天的大众文化时代,娱乐至上,消费至上,可以说,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传播中介——大众媒介,尤其是电影这种带有一定的空间倾向性的媒介更适合人们在某一个特定的空间,集体参与,形成一种集体的狂欢化仪式。这样一种集体性和共同的空间性(电影院)能充分满足大众那种摆脱个体性加入集体中共同狂欢的心理。这正好与传统佳节中庆祝节日的仪式有着共通性。

  (二)消费社会提倡的价值理念是“我消费,我存在”,并且,这种消费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或者说不是后工业社会以前的那种意义上的消费,现在的消费已经不是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一种像幸福、快乐、高贵、独特等抽象的观念。具体到影像产品的消费,就是花钱找乐。电影这种文化产业,他的商品是欢乐,不管这欢乐是不是梦幻,都有人愿意花钱做梦。作为电影的元素之一明星,在大众文化中也只是一个符号,一种可以被制造的产品,一种被消费的商品。只要你通过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宣传和舆论包装,就可以成功地生产出一个又一个的“明星”品牌。一旦形成一种品牌,那么,明星就具有了一种传奇的色彩,在大众文化中确立起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一种偶像。那么这种明星效应或者说是偶像效应就能形成巨大的票房号召力,创造巨额的票房价值。拿今年的“贺岁帝”葛优来说,在冯小刚的电影里,葛优是一个极具个性的核心人物,评论界常说冯小刚具有平民意识,他的平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葛优对一系列小人物的成功塑造。葛优这个人吧,外表上看,一对牛铃般的大眼,一笑就露出两颗门牙,并且聪明绝顶,这一看就是典型的中国平民形象,有那么一点点狡黠,又有那么一点点温情,老百姓一见他就乐。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中的姚远,到今年《非诚勿扰2》的秦奋,可以说,葛优的表演差不多都是一个模式,让这个距离普通老百姓很近的人出了一些聪明点子,去做一些有趣的事,在这个过程中还获得了善良漂亮的女主角的芳心。虽然同样的模式,但用不同有趣的外壳表现出来,让观众不易觉察,并欣然接受。凭着自身的表演实力及先天的条件,葛优成了贺岁片的金字招牌,并形成了长期以来冯氏贺岁片的基本阵容,即“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演员”。冯小刚在选择演员时,也充分尊重观众和市场的要求,尝试用明星制开拓市场,他曾解释说:“找葛优拍贺岁片,并不是一厢情愿,而是观众需要,观众需要,我就用葛优。”“为什么不断换女演员呢?因为葛优很受观众喜欢,但如果演员不变,又怕观众会疲劳,所以就换女演员”,甚至有些影片就是为葛优量身打造的。可见,大众文化工业制作的这种模式,恰恰是类型电影的生产规律。同时,明星的吸引力主要来自故事、场面与演技等电影自身的要素。也就是说,观众之所以看电影是为了消费影片的既有文化价值,即欣赏电影本身,影片的存在质量是生产商业效益的基础,而在有明星的电影中,就不同了,电影的吸引力不仅来自影片本身,而且来自明星的魅力。在偶像崇拜在年轻人中流行的今天,对自己的偶像出演的影片,没有人会不支持的。所以,大陆贺岁片制作中的明星策略越来越运用得娴熟,一般的本土化明星为主适当补充港台和国外的明星,以满足观众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观影期待。

  三、理论界对于贺岁片的研究现状如何?

  目前,理论界对于贺岁片,尤其是大陆贺岁片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到2009年的《非诚勿扰》,学者们对于贺岁片尤其是“冯氏”贺岁片的讨论始终处于热烈兴奋的状态,这些研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贺岁片”的界定处于意见分歧阶段。这主要有三种观点:1、类型说。这些学者认为贺岁片同警匪片、恐怖片、爱情片等类型影片一样,有着特定的观众心理诉求,类同的故事和叙事模式,相似的电影风格和定型化的人物设计等,是一种喜剧类型片。持这种观点的有曾任《大众电影》杂志社社长的总编辑蔡师勇,还有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电影学专家胡克等人,同时还有学者王一川教授。2、档期说。北师大艺术系的周星就声称“贺岁片其实是一个放映档期的概称”。洪帆在《贺岁片:将浅薄做到极致》一文中也认为,“贺岁片不是像喜剧片、动作片、战争片、爱情片那样由形式内容决定的片种,它最本质的特征在于放映的档期,也就是岁末。”有的学者进一步提出,贺岁片不一定是喜剧,悲剧往往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甚至从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提出取消贺岁片这一概念。除了理论界的声音外,电影制片人,如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的刘涉就主张贺岁片只是一个档期,而不是一个种类。他执导的并冠以贺岁片上映的《美丽的家》就接近于悲剧,而非喜剧。3、模糊说。就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的折中观点。总之,我更倾向于类型说。

  (二)对贺岁电影操作模式的认可与否。在整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贺岁电影的商业之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大陆贺岁片的成功案例——冯氏贺岁片的关注很高。尤其是对其成功的商业操作模式给以相当高的评价和肯定。最突出的是尹鸿在其《新中国电影史》中对贺岁片的商业操作模式有精深的认识,在他看来,冯小刚的成功关键在于能够运用一系列的专业流程和操作模式对受众、功能、品位、档期、推广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构建起“冯氏电影品牌”这座大厦,而系列性、知名度、满意度和信任度则是冯小刚贺岁片的品牌特征。可以说,在倡导电影产业化的今天,如何从品牌塑造的角度来探讨电影的未来发展的确是我国当代电影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对当前贺岁电影中不当的商业操作给予严厉批评。比如缺乏商业操作能力,在镜头影像中表现出过于明显的商业痕迹等。

  主持:杨新华同学较为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贺岁片的产生、在国内的发展脉络、电影为什么能贺岁以及当下中国贺岁电影研究的现状等情况。相信大家对此也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下面让我们听一下两位老师的意见。

汪开庆老师:我认为杨新华所讲到的“贺岁片”的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在我个人看来,我认为是“营销说”,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并不是一种创作手段。《让子弹飞》并不是贺岁片,离过年还远着呢;好莱坞好像也没有贺岁片这一说法。据我了解,这是香港人搞起来的,商业化很重,他们很随意,一边拍一边想,过年了大家就开心一下。目的就这么简单。既然过年是开开心心的,就不会有血腥和暴力。大陆冯小刚借鉴了这种营销模式,发展之后似乎成为一种类型片。陈凯歌的《赵氏孤儿》也一样,单从名称上看就不会是贺岁的,所以称“贺岁”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这部影片前半段还可以,后半段就不行了,所以有人说陈凯歌的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这话还是有道理的,成功的也就《霸王别姬》一部,制片人还不是他自己。姜文的电影有一点贺岁的倾向,但不可能是仅仅为了贺岁而推出的。冯小刚就完全有可能了,他把自己卖给了华谊兄弟。华谊兄弟是干什么的?总裁是搞广告出身的,营销这一方面很在行,偶然进入了娱乐界。所以说冯小刚的后台就是一个营销团,把他的作品定义为贺岁片还有可能。“葛优三部贺岁片”的说法也不准确,这只是一种巧合而已。葛优是在《活着》这部影片里饰演富贵一角而获得嘎纳电影节的影帝称号的,跟这三部片子没太大关系。可惜《活着》被封杀了,还是江泽民亲自封杀的。葛优可不仅仅是调侃,他是真正有演技的,张艺谋最成功的电影在我看来就是这部了。最后我还是强调一下我个人的观点,贺岁片这一说法是一种营销手段。

  单小曦老师:这次沙龙的这个题目呢是我命名的。我赞成汪老师的说法,“类型说”的提法真的不太准确,这是一种静态的说法。贺岁片艺术现象的来源,据我的了解,应该是源于戏剧。过年了,一些名角就被请来演习,目的是在于和大家过个欢欢喜喜的新年,开心就好,那时他们是不拿酬金的,就当是献给观众的贺岁礼物。“贺岁片”这一名称也不是预先设定的,它是有这种现象之后才出来这种说法;好莱坞的销售模式与我们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我的观点是“类型说”这一说法在最早是成立的,但到了后面,随着电影的发展,“贺岁片”就不再是一个类型了,我就比较同意“档期说”和“营销说”了,因为看到这种类型的片子能赚钱呀。过年的时候,农村也一样,大家都不干活了,开始休闲娱乐了,为了迎合这种氛围,电影公司就把一些电影专门放到这个时期来放映。不过,悄悄地这种影片的内容就发生了改变,不仅仅是贺岁喜庆的了,而变成了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导演们打着贺岁的旗号,进行各种电影的创作,与贺岁无关的其他一些元素也被引进到影片当中,从而消解了“类型”这一说法。例如,《非2》中探讨的“婚姻”、“爱情”、“生死”等问题,并不适合在过年的时候。所以,到了今天,“类型说”这一说法是很不准确的,中国这么多贺岁片很难给它们归一个类。至于“模糊说”,那就更没有意义了。“档期说”和“营销说”从某个角度来说应该都是成立的。至于杨新华分析的贺岁片何以能够贺岁,从文化语境来谈,还是可以挖掘的,比如消费文化可以构成贺岁现象的文化原因。现在我们缺乏的就是对贺岁影片的这种语境内在关联的分析。最后,我要说一下,更重要的是针对电影本身(这点我们还没怎么谈)的分析。看看这电影到底值不值得我们花钱到电影院去看,接下来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主持:单老师对于“贺岁片”这一名称的解释持一种动态的看法,这倒是给我们一些启发。关于最后的问题——电影本身,作为商业片呈献给大家,到底值不值得去看呢?它的价值有多大呢?

  韩杰:首先我要讲一点,档期的时间现在泛化了,从11月起一直到来年3月,这主要是为了扩大票房收入,而膨胀了所谓的档期。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盈利。今年的贺岁档有几个特点:一是影片密集,共有30-40来部;二是制作阵容都比较强大;三是有一部比较特别的影片出现在今年的贺岁档里,就是12月24号上映的《午夜心跳》,这是一部恐怖片,但据看过的一些年轻人反应效果还不错。今天讨论的这三部影片中我看过《让子弹飞》和《赵氏孤儿》,前者还是很不错的,后者在叙述上则显得张力不够,后半部分更是加入了一些导演的个人因素,不符合历史,也穿越了情节,这是一种败笔。另外,现在的影评很多,这些会影响到受众的观影心理。大量方便快捷的网络评论,像手机微博等,会形成一种“沉默的螺旋”,在影片上映之初就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影响,从而淹没了一些独立的声音。

  李青:我想谈谈《非诚勿扰2》,它的编剧是王朔,所以作品是以比较调侃娱乐的方式传递给大家的,但这种方式过多就会覆盖了电影本身的一些内涵。《非2》告诉我们爱情是美好的,但婚姻又是错误的,我感觉影片把这种矛盾扩大化了,这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啊?

  于宏英老师:我觉得《非2》比较于《非1》来说深刻多了,《非1》纯粹谈的是爱情问题,《非2》则从爱情、婚姻、生死等问题深刻地用一种后现代的冷幽默阐释出来。比如说刚开始的离婚仪式,我们都以为是结婚仪式,很好奇为什么穿黑色的衣服,到后来终于知道为什么了。这完全是颠覆式的,很荒诞的,很适合年轻人的口味。再比如说李香山的追悼会,人没死就开追悼会,你们一开始也许会觉得比较好笑,但我后来就哭得不行了。这些场景都很荒诞,但通过这种搞笑我们在背后发现的不是笑,而是哭。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你会觉得里面的很多话都非常正确。它的目的不是告诉你婚姻很可怕,而是告诉你生活并没有那么容易,会有磕磕碰碰,需要我们去磨合。

  今年的贺岁片与以往的不同,它虽然还是搞笑,但它不仅仅搞笑,背后还有深层的东西。《让子弹飞》是我觉得3部之中最好的,它完全用冷幽默达到一种内在意蕴的效果,这点与《非2》是一样的。《让子弹飞》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特色:1、镜头的快速剪辑。比如镜头一开始比较慢,后来比较快。2、镜头的过度错位。比如台词,很多都在讲贪婪、邪恶、买官等人性丑陋的一面,但都是通过喜剧化的语言讲出来的。3、镜头语言的对话。比如黄四郎的望远镜,张麻子在镜头另一边根本不可能看到黄四郎,但电影中就可以。4、反向式的冷幽默。比如张麻子想带领县里的人们去打黄四郎时,最后发现只有一群鹅跟着他。5、悬念的错位效应和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老六去敲鼓而带来的后果等。

  《非2》和《让子弹飞》这两部电影可能都比较符合我的原发心理吧,所以我都非常喜欢,电影一定要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才会是成功的电影。《非2》年轻人看看可能只是看乐子,但有过一定婚姻经历的人看的就是它背后的东西。《赵氏孤儿》拍得不好,所以我不想去谈它。今年的贺岁片的高度和深度,说明了中国内地电影确实发展得比较好,我们不一定要模仿好莱坞,重要的是要自己民族的东西。

  主持:不同经历的人在阅读同一件作品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没有经历过婚姻的我们可能会产生迷惑,但听了俞老师的分析,我们仿佛又能感觉到现实其实也并不都是电影艺术作品中的那个模式。从这里,我们是否可以说贺岁片不仅仅只停留在娱乐层面上,而是多了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呢?我个人也觉得《让子弹飞》这影片不错,如“马拉火车”这一场景就很有隐喻意义,再比如“帽子”这个意象,影片中还有很多其他具有隐喻的意象和场景。所以这些电影还是将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的比较好的。超越了那种肤浅卖笑的层面。

  殷卉茹:《非2》中让我想得最多的是李香山,他涉及到的是死亡问题。“死亡”问题其实是“向死而生”。过两天之后,我们有大了一岁,也就是又向死亡迈进了一步。我看完《非2》之后,有一个很强烈的念头就是“要好好地活”。《让子弹飞》谈到的是真与善的问题,比如黄四郎和他的替身,就是真与假的二元对立。我觉得一部好的电影能给我们启发,多少是要与现实有联系的。

  杨凯:为什么最近有关《非2》在网上被炒红,我觉得与仓央嘉措的这首诗是很有关系的。至于《赵氏孤儿》,它的前半部紧凑而有张力,后半部就缓慢下来了,把故事的悲剧性减弱了,这是最大的败笔。看电影主要有三拨人:一拨人抱的是娱乐心态,一拨人抱的是批判心态,也就是专门去骂电影的,还有一拨人抱的是研究心态。一般的观众基本上都持第一种心态,他们认为图个快乐就好。而今年的贺岁片可以说是同时满足了这三种人的心理追求。中国人看电影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国外引进的一些高科技影片,中国人很喜欢,不过竟然有人从《阿凡达》里看出了“反拆迁”的主题,导演认为压根就没有这回事。我也同意前面的同学有关“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很多人认为《让子弹飞》好可能就是受了影评的影响。总之,贺岁片就是这样的模式:大导演,大制作,大阵容,拍得好坏都赚钱。

  任盈:《非2》发行之前,冯小刚一直提醒大家制作阵容中加入了王朔,它与众不同。它确实与众不同,我觉得它没有冯小刚以前的电影好了,有一些人物和情节都显得多余。比如多轩轩这一角色就多余,再比如舒淇去参加选美节目、喝醉之后提出分手等情节。我看过比较多的欧美电影,我觉得相比之下,《非2》和《让子弹飞》这两部电影台词都太多了。《让子弹飞》的内容和情节来说还是比较满的,紧凑。还是很好的。所以觉得《非2》有点拖沓。

  主持:那些人物和情节是多余的吗?如果没有这些配角和情节只剩下几个主角那就没多大看头了吧?我们也没有必要太过于关注这些次要因素吧。

  任盈:可以不过分关注,但他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刘姝婕:我也同意她(任盈)的观点。而且《非2》让我想到《美丽人生》那部片子,非常感动,它们前半部都比较荒诞搞笑,但后半段却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任欢:对《非2》情节拖沓多余这一说法我不赞同,这些可能是一些细节,但没有细节可能就没法洞察背后的心理。如舒淇喝醉那一段,就是对当是舒淇的心理的一种很好的描写。至于轩轩,她起到的是一种桥梁性的作用,带动人物情节的更替发展。还有葛优批判“花钱”(洗脚广告那一段),这一场景就很好地把葛优的性格反映出来。没有一个角色和场景会是多余的。我们可以想想,一部电影的时间就在那儿,导演不会浪费时间去拍一些多余的场景和人物的。另外,刚刚说到“档期”和“营销”很重要,我觉得“类型”也很重要,只有类型丰富了才能迎合观众的口味。所以我们要把类型扩大化,这样就可以迎合各种观众的口味。

  汪开庆老师:我们刚刚讲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说贺岁片不应该归到类型片。我讲点片子之外的东西吧。为什么我们可以有这么多好的片子可以看,这跟党的政策有关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你们有看到过裸体的镜头吗?有,那是网络上的版本,正式放映的是被剪掉的。但今年《让子弹飞》中就出现了裸露乳房的镜头,不过姜文控制在了3秒之内,这无形中暗合了外国电影的审核模式。中国也一直在搞电影分级,但一直没有明文出来。中国电影不可能搞分级制度,但还是暗合的。外国电影的分级,就拿美国来说,男性性器官不可以露,但女性的可以露3秒,这可能说起来对女性不太公平。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就是想说中国电影的分级给我们很多人带来的困惑。没有明文的规定,有时候封杀一部电影就是某个人一句话的事情。不过去年因为《集结号》,温家宝接见了冯小刚,这是一个好现象。今年《让子弹飞》这一现象说明中国电影分级的潜规则放松了。比如《新闻联播》给电影做广告,王朔被封杀了却又出来了,这些都说明今年限度放松了,明年可能有更多好的电影可以看了。

  单小曦老师:三部影片中,我更喜欢《非2》,一是里面的思想哲理,二是我要补充的,从风格方面来说,是庄和谐的互动。在局部上,寓庄于谐,你看着很诙谐,但是在庄重中体现的,很多人物细节其实都不是多余的,有他们的作用;在整体上,寓谐于庄。最打动我的地方是这片子中有一种理想主义,比如香山在讲到他女儿的时候,说她正在读《资本论》,或许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而不要成为像他那样的钱串子。这不是调侃,是很真诚的说出来的。以前在王朔、冯小刚的作品中都有嘲弄崇高的意味,但这里却不是这样。在这个贫富差距如此大的社会,作品有对公平的一种呼唤,这是我们需要的。回到贺岁片,它已不是受贺岁这一概念影响的影片了。贺岁片已经成了一个竞技场,以后中国最好的影片可能就出现在贺岁片里,它可以既让你赚钱,又能让人抒发情感,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产业,让你名利双收。人们也可以花钱去买真正的精神享受,而不是高雅的东西曲高和寡,低俗的东西反而赚钱。但是,中国电影相对于欧美电影来说,还是相差很多的。如《美丽人生》,我们的影片质量还是跟不上。看西方电影看得过瘾,不仅仅只是一种感觉,它背后会有一种人性的东西在那里,我们的影片中透露出来的观念还是比较狭隘的。中国影片尽管在发展,要达到世界水平,还有一段路要走啊。

  主持:细聊的话,我们还有很多问题可以拿来探讨,比如贺岁片它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该如何平衡或者更应该突出哪一者?电影在日常生活中又承担了哪些功能?再比如我们还可以从文化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法兰克福学派对此有很深的研究,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中内含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些也可以作为思考问题的一个维度吧。但今天由于时间原因,恐怕不能再深入探讨了,有兴趣的同学私下可以再去研究。今天的沙龙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预祝大家新年愉快!下期沙龙不见不散。

整理:潘丽丹

2011-1-1

Copyright ©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桂林市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46272
书记信箱:sj_gxnuwxy@163.com 院长信箱:yz_gxnuwxy@163.com 院纪委信箱:wxyjjjch@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桂ICP备05000954号-1,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