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今天是

我院2011级本科生举行文学剧大赛

发布者:伍媚扬发布时间:2013-12-04浏览次数:462

      12月1日晚,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多功能报告厅座无虚席,我院2011级本科生文学剧大赛在此举行,比赛以“肩程——今晚我们是角儿”为主题,旨在培养同学们肩负起话剧的传承使命,弘扬我院优良的话剧传统。桂林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一级演员覃明德,我院分团委书记刘浈,漓江学院团委书记戈铁胜,校话剧工坊指导老师俸佳应邀担任评委。我院党委副书记陈广林、副院长蔡德龙,学工部秘书孙中会,我院苏立无、景旭锋等老师,漓江学院中文系教师马明晖、谭子龙以及我院各年级辅导员观看了本次大赛。
      大赛剧目丰富,既有原创剧本,又有名著改编剧本,古典戏、现代剧同台献艺。演员们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和排练,自编、自导、自演,成功塑造了一个个典型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幕幕让人悲叹的场景,给观众们带来了绝美的视听盛宴。
      比赛高潮迭起,演员们以自己的表演诠释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玩世不恭的陈白露、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对外汉语专业的同学们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日出》里的经典人物形象,暴露了半殖民地大都市的黑暗面,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汉三班的《金粉世家》,华丽的场景、精美的道具,将金家少爷和平民女孩清秋的爱情故事上演得美轮美奂。同样的民国,不同的故事,文秘班从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成亲一段开始,演员们逼真的表演使观众融入到这个复杂的家庭纠葛之中,感受着人物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余华的名作《活着》也被汉四班的同学们搬上了舞台,到位的动作、生动的表情,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农民默默承受一切的坚韧。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演员们在《王昭君》剧中充分施展才华,以古筝之哀音诉说王昭君“笼中鸟池中鱼”的苦闷,以一生囚困后宫的孙美人反衬出王昭君自愿为汉匈和好而出塞的胆识。同是历史人物,汉二班的《屈原》以激烈的语言喊出悲愤的内心:“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震撼观众。相对于其他班级的改编经典,基地班与汉一班另辟蹊径,采取原创剧本的形式,前者的《十二点的南瓜马车》以歌舞形式展现了单调琐碎日子中的生活激情,后者的《芳菲岁月》演绎了一段国仇家恨背景下的儿女情长。经过严格评选,汉四班的《活着》夺得大赛桂冠,对外汉语班、编辑出版班获得二等奖,其他班级分别获得三等奖、优秀奖。最受欢迎奖、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奖等也各归其主。
      覃明德为比赛做了精彩点评,他从音响、语言表述等方面对大赛提出了建议。他称赞演员表演认真,展现了文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能拓宽知识面,提高戏剧素养。
      我院有着优良的话剧传统,着重培养学生第二课堂的“ 听说读写编演赏评” 能力,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广西大学生剧坛输送了很多经典剧目,繁荣了校园文化,提供了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并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话剧人才。不久前,由我校宣传部选送、我院排演的吟诵短剧《诗经• 木瓜》荣获第四届广西校园戏剧节·大学生戏剧奖“小戏小品类”年度演出奖、广西第五届经典爱国主义诗词朗诵大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文/ 廖 平)

208209210211212213

Copyright ©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桂林市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46272 院纪委信箱:wxyjjjch@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桂ICP备05000954号-1,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