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望衡教授应邀来我院主持2014届文艺学美学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并作了题为《中华史前阴阳观念的萌生》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由文学院聂春华教授主持,2011级、2012级和2013级文艺学美学的学生和部分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陈望衡教授在中国古典美学、环境美学等学科领域均颇有建树,并出版了多部在国内外均有影响的专著。他的中国古典美学史和环境美学专著已翻译成英文并即将在国外出版。此次报告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家解读了他关于“史前审美意识”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华史前阴阳观念的萌生》。陈望衡教授着眼于史前审美意识的产生,通过大量的文物考证和资料整合,从安徽凌家滩文化的玉版和史前陶器的诸多构图来探究阴阳观念的产生,并以此追溯中华民族崇阳恋阴文化的源头。报告后,他还就史前文化研究的困难与阴阳文化等问题和文艺学美学的同学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讲座是陈望衡教授关于该理论成果的首次公开讲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在史前文化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拓宽了文艺学美学研究生们的研究视域,也使现场的听众们感受到了美学名家的风采。
(蒋芳芳 李正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