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今天是

王瑜

发布者:黄金顺发布时间:2016-10-05浏览次数:11959

        王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评审专家,中国作协网生代评论家专家库成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评审专家库成员,2018年中共中央党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班成员,2019年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理论评论骨干培训班成员,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首批入选人员,2010年开始招收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8年取得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招生方向为现代文学史学、网络文学等,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曾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学研究”(研究生课程)、现代文学史学与史料学(博研生课程)“现当代小说影像改编专题”等课程。

 

        主持完成课题(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的撰史传统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重审与重构——现代文学史观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问题研究,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

中国现代文学撰史问题研究,广西教育厅

文学史视域下的桂林抗战文化城研究,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

人文史观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问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新课程体系下高师院校中国文学课程改革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教改项目

 

        专著(部分):

《重审与重构——现代文学史观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雪鸿泥爪:现代文学史学研究片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网络文学青春书写的嬗变与传承》(第一作者,1/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

 

        论文(部分):

《只言片语 深意存焉——以汪曾祺的创作为例》,《光明日报》2023年10月4日

《聆听大地的语言——说说阿来文学创作的生态观》,《光明日报》2022年2月23日

《凝聚是文学作品的原生品质》,《光明日报》2021年4月24日

《文学作品年选不能做简单的“拼盘”》,《光明日报》2018年12月4日

《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围》,《光明日报》2017年12月11日

《新时期文学视域下贾平凹小说知识分子世俗化问题探析》(第一作者,1/2),《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

《<云中记>与阿来的文化认同》(第一作者,1/2),《民族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

《网络小说的青春主题研究(之一到之六)》,《中国网络文艺作品评论选(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2017到2019年

《谁在写史?——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几篇文章看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读解的“误区”》,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6期

《<讲话>发表问题探询》,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4期

《当代文学史:审美转向与启蒙的尴尬》,载《文艺争鸣》2008年12期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史学价值及其他——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例论析》,载《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3期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研讨的局限及反思》,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

《中国现代文学史<大系>模式的史学反思》,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

《现代通俗文学入史的学科史学反思》,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6期

《话里话外的梦——论<受戒>“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第一作者,1/2),载《南方文坛》2013年2期

《文学史视域中汪曾祺小说的三次重要重写》(第一作者,1/2),载《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5期

《影像改编与暴力叙事——抗战影像与当前文学影视中的“暴力”》,载《电影文学》2011年6期

《艰难的超越——从<我的禅>看卫慧近期的小说创作》,载《当代文坛》2005年6期

《长大成人与失落家园的找回——由新作〈狗爸爸〉论卫慧创作转型》,载《当代文坛》2008年4期

 

        担任过的课程(部分):

1.“中国现代文学史”

2.“中国当代文学史”

3.“现代文学史学研究” 

4.“现当代小说影像改编专题”

 

         获奖(独自):

1.2016年广西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2.2018年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3.2021年广西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

4.2022年广西文艺花山奖·新人奖

Copyright ©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桂林市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46272
书记信箱:sj_gxnuwxy@163.com 院长信箱:yz_gxnuwxy@163.com 院纪委信箱:wxyjjjch@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桂ICP备05000954号-1,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