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今天是

以古典情怀做现代事业 ——记第五届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我院张彦老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1-13浏览次数:1207

张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主讲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唐诗研究、大学语文、唐诗宋词欣赏等课程,2018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努力做好学问;还应有高尚的道德品格、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为世人做好行为典范,成为社会的楷模。这是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专家、书法家启功教授对教师职业的深思感悟,并亲自题写,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张彦老师本硕博均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广西师范大学工作已有八年,她一直将这八字箴言铭记于心,鞭策自己,不断前进。

提升学术素养  拓展科研领域

“科研的创新就在于,立足自己的研究,不断钻研,开拓视野,了解学术动向,占领学术前沿领域。”在近几年工作中,张彦老师将科研与教学两手抓,均作为工作的重点,并认为二者互相促进。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张彦老师首先将教师自身的科研工作做好,不懈追求科研事业和专业理想,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学术领域的前沿发展,并将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与服务广西地方文献、文化相结合,勇于担当,研究清代广西古代诗歌总集的集大成之作《三管英灵集》,并以此出发,由点到面,研究广西甚至是岭南地区更多的诗歌总集,将古代这些未被研究的躺在图书馆、博物馆中的古籍文献的价值公之于众,为广西地方文化的研究、广西文化精神的探索贡献力量,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绝学”贡献力量。在这样的学术理想和学术思路的指导下,经过一番努力,张彦老师有了科研成果的收获。至今发表论文20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CSSCI来源期刊1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会议论文1篇。参与编著2部。主持科研项目10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2017年11月,张彦老师完成了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提交研究报告《<三管英灵集>研究》(39.8万字),出站报告会上,受到学者的一致好评,称赞为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扎实的学术报告(已申请校级资助出版),因此顺利出站,获得全国博管办颁发的博士后证书。2018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岭南地方诗总集研究”;2017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三管英灵集》研究”;主持并完成广西厅级项目2项,主持并完成校级重点项目1项(结题优秀,书稿已申请资助出版)。

张彦老师将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学术经历与青年教师及学生分享,“成功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同,相似之处在于坚持,如果能够每天3小时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坚持十年,从事1万多小时之后,就有可能成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一个方向扎实求索,才能不断精进。

明确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目的只有一个,要比过去的教学更上一层楼,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但教学改革的思路却多多益善,从不同的角度去变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教学形式等等。”张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最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一门课有一门课的教学目标,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基础课,应促使学生成长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听说读写技能过硬、创新能力突出的综合型人才。为此,她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在中国古代文学每节课中,都安排文学作品的经典诵读,示范并指导学生诵读的方法和要点,指导学生不同的诗歌体式搭配不同的背景音乐,将课堂变成学生自信表演的舞台。为了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学术创新的能力,她在课堂中邀请学生分别讲解自己的鉴赏观点,互动式完成课堂教学,同时,她也在课后让学生写作古体诗歌,提高对诗词的感悟力;参加学生举办的每月诗会,给学生自创的诗作以指导意见;除此之外,她还在期末让学生提交读书笔记和学术论文。如2017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的29位学生已经在这学期提交了自创的四言诗,在“卅璞”诗会上互相诵读并品评“月”主题的诗歌。

“人人皆有诗性,皆可成为诗人”,张彦老师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引导出学生创作创新的热情,提升学生对诗词文本深度理解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到目前为止,张彦老师已完成校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省级教改项目4项,参与的省级教改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的多名学生均成功申报并顺利完成广西省的“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指导的考研本科生也顺利的走出广西,走向全国。

参加教学竞赛  提升教学能力

“一级又一级的竞赛,是教学能力进步的阶梯,是教学经验的取经之路。”张彦老师称2018年是竞赛年,是收获年。在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领导的推荐和教务处领导的选拔后,她先后参加了校级、区级和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2018年5月获得广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2018年6月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同时获得“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已申请“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8月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2018年9月获得广西师范大学“诚华青年教师奖”;获得2016-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师。

为了参加区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张彦老师与其他几位参赛教师准备了一个月多,在教务处领导和老师的组织和帮助下,集中试讲了五次,每一次试讲结束后,她都会虚心听取领导、专家的意见,对教学设计、教学节段、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反复修改和打磨。向文学院讲课经验丰富、讲课具有魅力的莫道才教授、李乃龙教授、孙建元教授请教,学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还学到了教育哲学和教学艺术。在区级比赛中,张彦老师将婉约的宋词讲解的很有感染力,古典美的评论语言、古典美的大方仪态,深度解读出古代词人的审美境界和人生哲学,给听者带来深刻的启发。后来,为了准备国赛,张彦老师用了将近两个月的假期时间,修改了20个教学节段的PPT和教学设计,在区赛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一天背熟一课,反复的录音,修改再录音。

张彦老师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新理念、新成果和研究的新工具与新方法运用其中,如中国古代文学与数字化时代下大数据相结合有一些新成果:“全宋诗检索平台”、“全宋词检索平台”、“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等,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问题意识。同时,她又利用微助教平台,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自创性诗词的上传与交流、互评,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有着超越区级比赛的新思路,可完成学生课后自我习得和探究的最高教学目标,让学生具有学术探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且运用新教学理念和新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得以在国赛中展示,最终获得了国赛二等奖,是今年参加国赛的广西四位选手中的最好成绩,是广西师范大学教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来的最好成绩。但张彦老师谦虚地说:“参加了国赛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国赛的四个组(文科组、理科组、功课组、思政组)中,有三个组的一等奖被清华大学的选手摘得,学习了几位获奖老师的视频,才发现差距在于教学设计的学术底蕴,参悟到大学之道,在于学术的精神,大学老师的课堂应该将学术与知识完美交融,这是我以后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目标。”

教育紧随时代   养心修德立身 

为了成为学生的好榜样,行为世范,一方面,张彦老师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紧跟习近平主席领导的新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参加线上线下的政治理论培训,并将新时代的新精神融入教书育人的实践之中,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时事政治,以社会担当为己任,引导其形成国家国民意识和正确的政治观和世界观,并鼓励学生拿起笔用古典诗词的酒瓶装时代的新酒,民胞物与,仁爱天下,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笑逐盛世,以文化人,经世致用。另一方面,张彦老师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正身养性,遵纪守法,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与作风,敬业爱岗,尊重领导同事,与学生亦师亦友,亲切关怀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平易近人,春风化雨,用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做人准则,影响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学即是人学,张彦老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上,经常给学生讲解儒释道等国学思想,促使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人格,形成健康成熟的心态,在时代的激流中成长,温文尔雅,平和谦虚,不骄不躁。“人生每踏出一步,就像是走跷跷板,越往前走越艰难,总想找到人生最高点,其实我们能找到的,绝不是最高点,而是平衡点。”张彦老师一直以此勉励自己,同时,她坦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育之路,任重道远!”

张彦老师

 

Copyright ©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桂林市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46272
书记信箱:sj_gxnuwxy@163.com 院长信箱:yz_gxnuwxy@163.com 院纪委信箱:wxyjjjch@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桂ICP备05000954号-1,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