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今天是

“中文之光 研究生学术讲坛”第211期:试论汉语伴随格介词向工具格介词的演变

发布者:廖慧芝发布时间:2021-07-07浏览次数:556

 介词是汉语虚词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介绍谓语所表示的时间、处所、工具、对象等。2021年6月6日上午,我院院长樊中元教授邀请到了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小军教授做客“中文之光·研究生学术讲坛”。在我校雁山校区行政南楼101会议室,李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试论汉语伴随格介词向工具格介词的演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院长樊中元教授主持,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首先,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关于介词的使用模式,他认为主要有两种模式:And和With型,其中汉语属于And型,在张敏、潘秋平、张定构建的语义图中,“伴随”与“并列”、“工具”相连:“并列-伴随-工具”。汉语是附加语前置性语言,但从伴随结构的句法位置来看,伴随介词最可能的演变结果是并列连词。不过从理论来讲,汉语的附加语属于前置性,伴随标记也存在着语法化为其他标记(如工具格)的可能性。接着,李教授向我们列举了一些方言和古代汉语的例子,如“拿、给、连、以、将、与”,以此表明汉语这种伴随结构前置于谓语型语言有两种可能的演化路径,一是并列连词,二是工具格连词。最后,李教授提出伴随格介词的来源可以分成四小类,正是因为来源的不同而导致了语义特征差异,接连又产生了“NP1+伴随格+NP2”格式中指人名词NP2向指物名词扩展的能力差异,最后导致演变结果的差异。这一系列演变的结果体现了隐喻性,而过程却是转喻。

 李小军教授在最后总结道:现在做学问需要更加精确的表述,前人是拓荒时期,我们则需要精雕细琢。讲座结束之际,在座的师生们向李教授报以热烈的掌声,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文/刘小溢  审/黄瑶)


 主讲人 李小军教授


 主持人樊中元院长


 讲座现场




Copyright ©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桂林市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46272
书记信箱:sj_gxnuwxy@163.com 院长信箱:yz_gxnuwxy@163.com 院纪委信箱:wxyjjjch@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桂ICP备05000954号-1,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