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1年修订)
一、专业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始于1932年省立广西师范专科学校文学组(科)。经过90年建设发展,目前本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新文科改革与实践项目。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获得B等级,为广西一流学科建设专业,获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学科实力居于广西领先水平,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根据学校努力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本专业依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全面的师范技能和综合性专业实践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在中学或相关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专业代码、名称
(一)专业代码:050101
(二)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三、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面向新形势下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文化人、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服务广西,辐射全国,培养政治方向正确、人文素养厚实、教育信念坚定,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具备语文教育教学与研究、班级管理、综合育人和自主发展能力,在毕业五年之后,职业发展状况良好,师德高尚的高素质中学语文教师。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定位,师范生毕业5年左右职业发展预期目标为:预期工作五年后,具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科教学能力,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和综合育人能力,较强的协同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持续性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中学语文教师。
1.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坚定的教育信念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职业理想、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对教师工作充满热情,关爱学生,师德高尚,成为学生品格锤炼、知识学习、思维创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引路人,在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中能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成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践行者。
2.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科教学能力
扎实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基于语文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地理解、优化和深化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能够有效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出灵活的应对。在教学方法上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控制教学环境,维护课堂教学秩序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
3.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和综合育人能力
能够胜任班主任及课外活动组织等工作。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实施多元综合评价,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熟悉学生身心发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具有以文化人的综合育人能力。
4.较强的协同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能组织集体备课和集体命题,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突出表现,较好完成“传帮带”等协同合作的任务。具有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
5.持续性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养成自我反思、终身学习习惯,具备自主发展能力。关注汉语言文学专业及教育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紧跟语文教育教学前沿理论和方法,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教改活动,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模式,坚持学习与反思,持续增强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先,专业能力为本”的理念进行系统设计,要求学生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献身教育事业,心系学生成长,坚守教师职业规范;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擅长反思,敢于创新,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实现持续发展。
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师德规范】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认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依法执教意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1.1信念坚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认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四个自信”。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依法执教。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宪法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恪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了解和遵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1.3师德高尚。树立教师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铸魂育人,爱岗敬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认同教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面貌。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对学生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1热爱教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怀有为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面貌。把成为高素质的语文教师作为奋斗目标。
2.2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关注民族地区学生身心发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对学生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引领学生学习知识、勇于创新、涵养品德,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能较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进行文本的赏析和评价。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对语文学科在学生知识体系建构、道德品质养成过程中的意义有清晰认识。对学习科学、教育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1专业知识素养。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能较好地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知识进行文本的鉴赏、分析和评价,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写作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3.2学科综合素养。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基本的科学素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对语文学科在学生知识体系建构、道德品质养成过程中的意义有清晰认识。能将政治、历史、哲学、地理等学科知识融入语文教学。
3.3学习科学素养。对学习科学、教育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认识到教育科学、学习科学的相关知识在设计课堂、课外及其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4.【教学能力】能够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具体学情,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基本的教研能力。
4.1设计能力。能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运用语言分析、文本解读的知识和能力,准确分析学情,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优选教学策略,进行语文教学设计。
4.2实施能力。较好地运用普通话与书写技能、现代信息及新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通过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种方式实施语文教学,有效地把控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秩序,具备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育教学的能力。
4.3评价能力。能够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选用较为恰当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进行合理评价。
4.4教研能力。能够针对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进行实证化的调查和研究,并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中学生心理辅导技能,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参与中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丰富的班级管理体验。
5.1德育工作。以德育为先,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观和伦理道德观。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
5.2组织能力。具有组织、策划班集体活动的能力。掌握中学生心理辅导技能,有效参与中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具备安全舒适班级环境创设的能力。
5.3班级体验。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中,全程参与班主任工作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丰富的班级管理实践的体验和感悟。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综合育人的路径与方法,理解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了解语文教学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系。能开发语文实践课程,在综合性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中综合育人。
6.1拥有综合育人理念。理解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了解语文教学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系,践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6.2熟练运用综合育人方法。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人格养成、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和方法;能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与艺术特质,增强文化自信;依托读写能力提升工程,挖掘文艺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丰厚的人文价值,实现全面育人。
6.3具有综合育人能力。能够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目标渗透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之中,善于用优秀文学作品激励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能开发语文实践课程,在综合性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中综合育人。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关注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制定专业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不断对学习和工作状态进行反思。通过实践教学,获得积极的反思体验。
7.1具有发展意识。了解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发展阶段与路径方法,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
7.2具有发展能力。关注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动态,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和学习,能够制定专业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
7.3具有反思体验。初步掌握课堂观察、课堂评价、反思笔记、叙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信息搜集、发现问题、自我诊断、自行改进,具有积极的教育教学反思体验。
8.【沟通合作】具备学习共同体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具有相关经历体验。
8.1具有团队协作技能。理解学习共同体在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团队协作活动的体验,具备学习共同体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
8.2具有人际沟通技能。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同事、学生、家长及社区沟通,具有相关经历体验。
(三)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图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
毕业要求1 【师德规范】  | 指标 1.1 信念坚定  |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四个自信”。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  | |||||
指标 1.2 依法执教  | 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宪法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恪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了解和遵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 ●  | ||||||
指标 1.3 师德高尚  | 树立教师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铸魂育人,爱岗敬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 ●  | ||||||
毕业要求2 【教育情怀】  | 指标 2.1 热爱教育  |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怀有为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面貌。把成为复合型高素质的语文教师作为奋斗目标。  | ●  | |||||
指标 2.2 关爱学生  | 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关注民族地区学生身心发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对学生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引领学生学习知识、勇于创新、涵养品德,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 ●  | ||||||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  | 指标 3.1 专业知识素养  | 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能较好地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知识进行文本的鉴赏、分析和评价,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写作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 ●  | ●  | ||||
指标 3.2 学科综合素养  | 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基本的科学素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能将政治、历史、哲学、地理等学科知识融入语文教学。  | ●  | ●  | |||||
指标3.3 学习科学素养  | 对学习科学、教育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 ●  | ||||||
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  | 指标 4.1 设计能力  | 能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运用语言分析、文本解读的知识和能力,准确分析学情,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优选教学策略,进行语文教学设计。  | ●  | ●  | ●  | |||
指标 4.2 实施能力  | 较好地运用普通话与书写技能、现代信息及新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通过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种方式实施语文教学,有效地把控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秩序,具备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育教学的能力。  | ●  | ●  | ●  | ||||
指标 4.3 评价能力  | 能够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选用较为恰当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进行合理评价。  | ●  | ●  | ●  | ||||
指标 4.4 教研能力  | 能够针对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进行实证化的调查和研究,并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  | ●  | ●  | ●  | ||||
毕业要求5 【班级指导】  | 指标 5.1 德育工作  | 以德育为先,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观和伦理道德观。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  | ●  | |||||
指标 5.2 组织能力  | 具有组织、策划班集体活动的能力。掌握中学生心理辅导技能,有效参与中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具备安全舒适班级环境创设的能力。  | ●  | ||||||
指标 5.3 班级体验  | 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中,全程参与班主任工作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丰富的班级管理实践的体验和感悟。  | ●  | ||||||
毕业要求6 【综合育人】  | 指标 6.1 拥有综合育人理念  | 拥有综合育人理念。理解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了解语文教学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系,践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 ●  | |||||
指标 6.2 掌握综合育人方法  | 熟练运用综合育人方法。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人格养成、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和方法;能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与艺术特质,增强文化自信;依托读写能力提升工程,挖掘文艺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丰厚的人文价值,实现全面育人。  | ●  | ||||||
指标 6.3 具有综合育人能力  | 具有综合育人能力。能够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目标渗透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之中,善于用优秀文学作品激励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能开发语文实践课程,在综合性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中综合育人。  | ●  | ||||||
毕业要求7 【学会反思】  | 指标 7.1 具有发展意识  | 了解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发展阶段与路径方法,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  | ●  | ●  | ||||
指标 7.2 具有发展能力  | 关注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动态,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和学习,能够制定专业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  | ●  | ●  | |||||
指标 7.3 具有反思体验  | 初步掌握课堂观察、课堂评价、反思笔记、叙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信息搜集、发现问题、自我诊断、自行改进,具有积极的教育教学反思体验。  | ●  | ●  | |||||
毕业要求8 【沟通合作】  | 指标 8.1 具有团队协作技能  | 理解学习共同体在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团队协作活动的体验,具备学习共同体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  | ●  | ●  | ||||
指标 8.2 具有人际沟通技能  | 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同事、学生、家长及社区沟通,具有相关经历体验。  | ●  | ●  | |||||
备注:毕业要求对各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用“●”进行标示。  | ||||||||
上述表格中,毕业要求中的“师德规范、教育情怀”两项内容,直接支撑培养目标中的“坚定的教育信念”目标,是“坚定的教育信念”目标的具体化。
毕业要求中的“学科素养、教学能力”两项内容,直接支撑培养目标中的“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目标,是“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目标的具体化。
毕业要求中的“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学会反思、沟通合作”四项内容,直接支撑培养目标中的“示范性的教学技能”目标,是“示范性的教学技能”目标的具体化。
毕业要求中的“班级指导、综合育人”两项内容,直接支撑培养目标中的“创新性的德育教育”目标,是“创新性的德育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毕业要求中的“教学能力、学会反思、沟通合作”三项内容,直接支撑培养目标中的“持续性的自我发展”目标,是“持续性的自我发展”目标的具体化。
四、学制和修业年限
1. 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
2. 修业年限: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五、所属学科门类及相近专业
1. 所属学科门类:中国语言文学。
2. 相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概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
七、主要实验及实践教学要求
(一)课堂实验实训教学
针对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开设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通过课程设置训练学生相关技能,同时提供小黑板及录播教室等条件,加强学生课后的技能训练。
(二)教育见习
在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中,为让学生更直观了解课堂教学,与桂林市部分中学合作,为学生提供教育见习。
(三)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3-7月份进行,内容包括班主任实习、教学实习及教育调查。教学实习要求了解实习学校工作,观摩教学和班级管理活动等;了解实习学校、实习班级、实习学科、教研组等基本情况,了解各种规章制度;观摩实习学校的集体备课、示范课、班主任的教育活动;参与实习学校语文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活动。
(四)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严格按照《广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执行,加强学生论文的选题、制定和实施计划、资料收集、论文的写作与书写格式规范,毕业论文的答辩等环节的训练、管理与检查。
(五)社会调查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等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八、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一)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60学分。
(一)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九、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比例
课程平台与性质  | 学分数  | 分布比例  | |||
通识素质教育课程  | 必修  | 41  | 49  | 25.6%  | 30.6%  | 
选修  | 8  | 5%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36  | 36  | 22.5%  | 22.5%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修  | 14  | 14  | 8.75%  | 21.85%  | 
专业核心课程  | 21  | 21  | 13.01%  | ||
教师教育课程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26  | 26  | 16.9%  | 16.9%  | 
实践课程  | 必修  | 14  | 14  | 8.75%  | 8.75%  | 
合计  | 必修  | 126  | 160  | 78.75%  | 100%  | 
选修  | 34  | 21.25%  | |||
说明: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学分认定规则:理论讲授环节每17学时对应1学分,实践环节每34学时对应1学分,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60学分,达到要求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十、课程设置计划
见附表1:1.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计划总表
2.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矩阵图
十一、说明
1.本次培养方案的执行对象:从2022级学生开始均使用此方案,直到新版培养方案出台;
2.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员,包括利益相关方代表、同行专家、毕业生代表、高年级学生代表
3.其他说明情况。
附表: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计划总表
一、通识素质教育平台
课程平台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总学分  | 理论讲授学分  | 实验实训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讲授学时  | 实验实训学时  | 考试学期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3001011  | 大学英语I  | College English I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1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公共课)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4001011  | 公共体育(1)  | Physical Education 1  | 0.5  | 0.0  | 0.5  | 17  | 2  | 15  | 1  | 考试  | 公体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500112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The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 3.0  | 2.5  | 0.5  | 51  | 39  | 12  | 1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500117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s Socialis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 2.0  | 1.5  | 0.5  | 34  | 26  | 8  | 1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0001022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Career Planning  | 0.5  | 0.5  | 0.0  | 17  | 17  | 0  | 1  | 考查  | 学工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0150001  | 形势与政策(含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 Trend and Policy Education  | 0.0  | 0.0  | 0.0  | 17  | 17  | 0  | 1  | 考查  | 学工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8002910  | 军事理论  | Military cours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1  | 考试  | 保卫处/武装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3001012  | 大学英语II  | College English II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2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公共课)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4001012  | 公共体育(2)  | Physical Education 2  | 1.0  | 0.0  | 1.0  | 34  | 2  | 32  | 2  | 考试  | 公体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5001112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Ideology and Morality & Rule of Law  | 3.0  | 2.5  | 0.5  | 51  | 39  | 12  | 2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0150002  | 形势与政策(含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 Trend and Policy Education  | 0.5  | 0.5  | 0.0  | 17  | 17  | 0  | 2  | 考查  | 学工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3003122  | 大学计算机  | College Computer  | 2.0  | 0.0  | 2.0  | 68  | 0  | 68  | 2  | 考试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3001013  | 大学英语III  | College English III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3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公共课)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4001013  | 公共体育(3)  | Physical Education 3  | 1.0  | 0.0  | 1.0  | 34  | 2  | 32  | 3  | 考试  | 公体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500116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5.0  | 4.5  | 0.5  | 85  | 65  | 20  | 3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0150003  | 形势与政策(含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 Trend and Policy Education  | 0.0  | 0.0  | 0.0  | 17  | 17  | 0  | 3  | 考查  | 学工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8002905  | 创新创业基础  | Basic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创新创业学院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3001014  | 大学英语IV  | College English IV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4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公共课)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4001014  | 公共体育(4)  | Physical Education 4  | 1.0  | 0.0  | 1.0  | 34  | 2  | 32  | 4  | 考试  | 公体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500114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  | 3.0  | 2.5  | 0.5  | 51  | 39  | 12  | 4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0150004  | 形势与政策(含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 Trend and Policy Education  | 0.5  | 0.5  | 0.0  | 17  | 17  | 0  | 4  | 考查  | 学工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0150005  | 形势与政策(含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 Trend and Policy Education  | 0.0  | 0.0  | 0.0  | 17  | 17  | 0  | 5  | 考查  | 学工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0001023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Career Guidance  | 0.5  | 0.5  | 0.0  | 17  | 17  | 0  | 6  | 考查  | 学工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0150006  | 形势与政策(含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 Trend and Policy Education  | 0.5  | 0.5  | 0.0  | 17  | 17  | 0  | 6  | 考查  | 学工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14001015  | 体质健康检测  | Physical health test  | 0.5  | 0.0  | 0.5  | 17  | 2  | 15  | 7  | 考试  | 公体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0150007  | 形势与政策(含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 Trend and Policy Education  | 0.0  | 0.0  | 0.0  | 17  | 17  | 0  | 7  | 考查  | 学工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TB20150008  | 形势与政策(含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 Trend and Policy Education  | 0.5  | 0.5  | 0.0  | 17  | 17  | 0  | 8  | 考查  | 学工部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通识素质教育必修课小计  | 41.0  | 32.5  | 8.5  | 918  | 660  | 258  | ||||||||
通识素质教育  | 选修课  | 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小计(至少应修读学分数)  | 8  | 具体参见《全校性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一览表》,各专业须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公共艺术”类课程中分别选修2学分;从“四史教育”“其他专项”类课程中分别选修1学分。  | ||||||||||||
通识素质教育课合计  | 49  | |||||||||||||||
备注  |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每门安排1/3左右的学时数开展研究性学习,并纳入实验实训教学环节进行管理。  | |||||||||||||||
二、大类基础课程平台
课程平台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总学分  | 理论讲授学分  | 实验实训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讲授学时  | 实验实训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课程说明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1010  | 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  |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 1.0  | 1.0  | 0.0  | 17  | 17  | 0  | 1  | 考查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1021  | 现代汉语(1)  |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1)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1  | 考查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1041  | 中国现代文学史(1)  |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1)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1  | 考查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3114  | 写作  | Writing  | 3.0  | 2.0  | 1.0  | 51  | 34  | 17  | 1  | 考试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1022  | 现代汉语(2)  |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2)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2  | 考试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1031  | 文学概论(1)  |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1)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2  | 考查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1042  | 中国现代文学史(2)  |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2)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2  | 考试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2161  | 中国古代文学(1)  |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1)  | 4.0  | 4.0  | 0.0  | 68  | 68  | 0  | 2  | 考试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1032  | 文学概论(2)  |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2)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3  | 考试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1101  | 中国当代文学史(1)  |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1)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2162  | 中国古代文学(2)  |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2)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3  | 考试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1102  | 中国当代文学史(2)  |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2)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试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2163  | 中国古代文学(3)  |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3)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4  | 考试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KB01002164  | 中国古代文学(4)  |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4)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5  | 考试  | 文学院  | |||||
大类基础课程合计  | 36.0  | 35.0  | 1.0  | 612  | 595  | 17  | ||||||||||||
备注  | ||||||||||||||||||
三、专业核心课程平台
课程平台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总学分  | 理论讲授学分  | 实验实训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讲授学时  | 实验实训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课程说明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ZB01002571  | 外国文学史(1)  |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1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ZB01002572  | 外国文学史(2)  |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2  | 考试  | 文学院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ZB01001841  | 民间文学概论  | Essentials of Folk Litera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试  | 文学院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JB04001000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 Research 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education  | 1.0  | 1.0  | 0.0  | 17  | 17  | 0  | 3  | 考查  | 教育学部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JB04008644  | 学与教的心理学  |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试  | 教育学部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ZB01002541  | 古代汉语(1)  |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1  | 4.0  | 4.0  | 0.0  | 68  | 68  | 0  | 3  | 考试  | 文学院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JB04008654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成长  | Teacher Occupational Morality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 1.0  | 1.0  | 0.0  | 17  | 17  | 0  | 3  | 考查  | 教育学部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JB04002000  | 班主任工作管理  | Work management of head teachers  | 1.0  | 0.5  | 0.5  | 17  | 8  | 9  | 4  | 考查  | 教育学部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JB04002004  | 教育政策法规  | Education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 1.0  | 1.0  | 0.0  | 17  | 17  | 0  | 4  | 考查  | 教育学部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JB04002831  | 教育学(公共)  | Pedagog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试  | 教育学部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ZB01002542  | 古代汉语(2)  |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2  | 4.0  | 4.0  | 0.0  | 68  | 68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JB04008671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一)  |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for teachers(Ⅰ)  | 1.0  | 0.0  | 1.0  | 34  | 0  | 34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JB01003153  |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Teaching Theory of Chinese in High School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试  | 文学院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JB01003240  |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Analysis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Textbooks of Chinese in High School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试  | 文学院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JB04008675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二)  | Teacher Professional Skill Training(2)  | 1.0  | 0.0  | 1.0  | 34  | 0  | 34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ZB01001201  | 语言学概论  | General Linguistic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试  | 文学院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ZB01002591  | 美学  | Aesthetics  | 3.0  | 3.0  | 0.0  | 51  | 51  | 0  | 7  | 考试  | 文学院  | |
专业核心课程合计  | 35.0  | 32.5  | 2.5  | 629  | 552  | 77  | ||||||||
四、专业发展课程平台
课程平台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总学分  | 理论讲授学分  | 实验实训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讲授学时  | 实验实训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课程说明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315  | 现代小说精读  | Intensive reading of modern novel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1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392  | 英美诗歌导读  | Prefaces to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r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1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721  | 硬笔书法  | Handwriting  | 2.0  | 2.0  | 0.0  | 34  | 17  | 17  | 1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2151  | 民俗与旅游  | Folklore and Travel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1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JX04008622  | 人际沟通与交往  | Communications and Social Intercours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1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2562  | 国学要籍解题  | Introduction tp Famous Ancient Books of China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1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011  | “中文之光·基地论坛”系列学术讲座  | The light of Chinese series of academic lecture  | 1.0  | 1.0  | 0.0  | 17  | 17  | 0  | 2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023  | 普通话训练  | Putonghua Training  | 2.0  | 2.0  | 0.0  | 34  | 17  | 17  | 2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314  | 当代诗歌研读与写作  | Study and writing of contemporary poetr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2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319  | 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  | Research on Guilin cultural city Litera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2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573  | 思维与语言  | Thinking and languag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2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661  | 散文写作艺术  | The Prose Writing Art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2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861  | 书法  | Calligraphy  | 2.0  | 2.0  | 0.0  | 34  | 17  | 17  | 2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194  | 现当代小说影像改编选讲  | Selection of Video Adaptation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Fiction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2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316  | 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  | The research of modern popular litera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352  | 港台文学  | Hong Kong and Taiwan Litera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431  | 文化人类学  | Culture of Anthropolog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441  | 民俗学概论  | Introduction to Folklo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512  | 普通逻辑学  | General Logic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671  | 诗歌创作  | Poetic Creation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674  | 诗意学  | Poetic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793  | 办公软件应用技能  | Office software application skills  | 2.0  | 1.0  | 1.0  | 34  | 17  | 17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863  | 族群文化研究  | Ethnic Culture Stud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865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 Protection and resear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2.0  | 2.0  | 0.0  | 34  | 28  | 6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2112  | 社交礼仪  | Social Etiquette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579  | 中国抗战文学作品选读  | selected readings of Chinese Literature during the Counter-Japanese War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598  | 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  | Selected reading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novel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690  | 20世纪西方文艺思潮  | Western literary and artistic trends in the 20th centur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4891  | 红楼梦影视改编  | A Study on Three Television Adaptations of the Complet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4898  | 职业语言艺术  | Professional language art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180  | 影视艺术欣赏  | Appreciation of Video and Film Art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3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281  | 文学批评  | Literary Criticism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381  | 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  | English Drama and Shakespea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491  | 中国文化概论  |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653  | 瑶族语言与文化专题研究  | Study on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Yao nationalit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672  | 小说创作  | Novel Creation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675  | 文化故事学  | Cultural storyolog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842  | 中国民间文献学概论  |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Folk Philopog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2321  |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2731  | 文艺心理学  | Literary Psycholog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068  | 比较文学概论  | An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864  | 民间俗信  | Chinese Folk Belief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867  | 民间文学调查理论与实践  | Methods of folk litera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140  | 职场口才  | Workplace Eloquenc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235  | 西方文艺学美学名著导读  |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546  | 敦煌文献与文化  | Dunhuang Documents and Cul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597  | 中国现当代诗歌导读  |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599  |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 Selected reading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novel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529  | 民间故事学  | Study of Folktal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JX01001875  | 语文教育史  | 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JX04007816  | 教育技术应用  | Application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4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271  | 西方文学理论  | Western Literature Theor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272  | 艺术美学  | Art Aesthetic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318  | 中国左翼文学研究  | Research on Chinese left-wing litera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321  | 中国当代小说研究  | Studie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Novel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433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L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540  | 音韵学  | Phonolog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571  | 修辞与语用  | Rhetorics and Pragmatic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611  | 《说文解字》研究  | Research on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uo Wen Jie Zi)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2153  | 文学人类学  | Literary Anthropolog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116  | 唐宋作家作品专题  | Research on Tang and Song Writers and Work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130  | 古代分体文学研究专题  | Research on Ancient Split Litera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152  | 诗词写作与吟诵  | Poetry Writing and Reciting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164  |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  | 2.0  | 1.0  | 1.0  | 34  | 17  | 17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179  | 古文精读  | Intensive Readings of Ancient Chines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2113  |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  | New media copy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4299  | 乐府诗集导读  | A guide to Yuefu Poetry Antholog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4892  | 两岸语文教材教法  | Cross-strait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JX01001761  | 语文教学艺术  | Art of Chinese Teaching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JX01001773  | 中学语文经典课例研究  | Studing on middle school Chinese classic lesson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JX01003155  | 教师礼仪训练  | Teachers Etiquette Training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JX04008735  |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 High School Mor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教育学部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JX01001874  | 语文教育实习  |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JX01001876  | 语文特级教师  | Chinese Master teacher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JX01001877  | 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  | School culture an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JX01001878  | 教师资格证考试研究  | Research on teacher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530  | 古注选读  | Elective Reading of Ancient Interpretation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5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411  | 西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  | The Art of Modernist Novels in the West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130  | 近代短篇小说细读  | Aesth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Short Stories in Modern China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291  | 马列文论  | Literary Theory of Marxism and Leninism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301  | 中国古代文论  | Classic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401  | 东方文学  | Oriental Litera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413  | 中东古代文学研究  |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 in the Middle East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572  | 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应用  |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631  | 古文字学  |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 (Especially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651  | 训诂学  | 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652  | 方言与文化  | Dialect and Cul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117  | 中文专业科研论文读写  | Academic Reading and Writing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866  | 民间歌谣学  | Folk Song Study  | 2.0  | 2.0  | 0.0  | 34  | 17  | 17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868  | 民间长诗专题  | Long folk Poem Stud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32010554  | 人际沟通艺术  |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rt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JX01001879  | 文言文教学艺术  |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Art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207  | 神话学  | Psychology of Mythology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7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423  | 西方文化名著选讲(英文)  | Selections from Classics in the Western Cul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8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1574  | 形式语义学  | Formal semantics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8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276  | 公共文化专题研究  | Study on Public Cul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8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ZX01003510  | 文化理论与媒介文化导论  |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theory and media culture  | 2.0  | 2.0  | 0.0  | 34  | 34  | 0  | 8  | 考查  | 文学院  |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小计(至少应修读学分数)  | 26.0  | ||||||||||||
专业发展课程合计  | 193.0  | 191.0  | 2.0  | 3281  | 3173  | 108  | ||||||||
备注  | ||||||||||||||
五、实践教学课程平台
课程平台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总学分  | 理论讲授学分  | 实验实训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讲授学时  | 实验实训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
实践教学课程  | 必修  | SB28002913  | 军事技能  | Military Training  | 2.0  | 0.0  | 2.0  | 2周  | 0周  | 2周  | 1  | 考查  | 保卫处/武装部  | ||
实践教学课程  | 必修  | SB28003713  | 劳动教育  | Labor Education  | 1.0  | 0.0  | 1.0  | 8周  | 0周  | 8周  | 1  | 考查  | 教务处  | ||
实践教学课程  | 必修  | SB28002713  | 社会实践  | Social Practice  | 1.0  | 0.0  | 1.0  | 8周  | 0周  | 8周  | 5  | 考查  | 教务处  | ||
实践教学课程  | 必修  | SB28001002  | 教育见习  | Teaching Observation  | 1.0  | 0.0  | 1.0  | 2周  | 0周  | 2周  | 6  | 考查  | 教务处  | ||
实践教学课程  | 必修  | SB28001003  | 教育研习  | Research on Teaching Practice  | 1.0  | 0.0  | 1.0  | 1周  | 0周  | 1周  | 6  | 考查  | 教务处  | ||
实践教学课程  | 必修  | SB28001010  | 教育实习  | Teaching Practice  | 4.0  | 0.0  | 4.0  | 1周  | 0周  | 1周  | 6  | 考查  | 教务处  | ||
实践教学课程  | 必修  | SB28001041  | 毕业论文(设计)  |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 4.0  | 0.0  | 4.0  | 1周  | 0周  | 1周  | 8  | 考查  | 教务处  | ||
实践教学必修课小计  | 14.0  | 0.0  | 14.0  | 4周  | 0周  | 4周  | |||||||||
备注  | (1)本平台中的学时数以周为单位录入系统。见习、实习、研习、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学时以1学分对应34学时计算。 (2)多学期开课的课程,成绩在最后一学期录入。 (3)本平台中的学时数以周为单位。 (4)校团委统一认定“第二课堂学分”,不占用专业的学分,学生至少修读6学分方可毕业。  | ||||||||||||||
六、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及分布
课程平台与性质  | 必修学分  | 选修学分  | 至少应修读总学分  | |||||||||||||
通识素质教育(TB)  | 大类基础课程(KB)  | 专业核心课程(ZB)  | 教育资格课程(JB)  | 实践教学课程(SB)  | 通识素质教育选修  | 专业发展课程(ZX)  | 教育资格课程(JX)  | 实践教学课程(SX)  | ||||||||
人文社科(TW)  | 自然科学(TI)  | 公共艺术(TY)  | 其他专项(TQ)  | 四史教育(TH)  | ||||||||||||
至少应修读学分数  | 41.0  | 36.0  | 21.0  | 14.0  | 14.0  | 2.0  | 2.0  | 2.0  | 1.0  | 1.0  | 22.0  | 4.0  | 0.0  | 160.0  | ||
126.0  | 34.0  | |||||||||||||||
附表2: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矩阵图
课程序号  |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师德规范  | 2教育情怀  | 3学科素养  | 4教学能力  | 5班级指导  | 6综合育人  | 7学会反思  | 8沟通合作  | |||
1  | 通识基础课程  | 大学英语  | H  | M  | ||||||
2  | 公共体育  | H  | M  | |||||||
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
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H★  | H★  | |||||||
5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H★  | H  | M  | M  | |||||
6  | 形势与政策(含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 H★  | ||||||||
7  | 军事理论  | H  | H  | |||||||
8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H★  | H  | H  | ||||||
9  | 大学计算机  | H★  | M  | |||||||
10  | 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H  | |||||||
11  | 创新创业基础  | H  | M  | |||||||
1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H  | H★  | H★  | ||||||
13  | 体质健康检测  | L  | L  | |||||||
14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M  | H★  | H  | M  | |||||
15  | 专业必修课程  | 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  | H★  | H  | ||||||
16  | 现代汉语  | H★  | H  | |||||||
17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H★  | H  | |||||||
18  | 写作  | H★  | H  | |||||||
19  | 文学概论  | H★  | H  | |||||||
20  | 中国古代文学  | H★  | H  | |||||||
21  | 中国当代文学史  | H★  | H  | |||||||
22  | 古代汉语  | H★  | H  | |||||||
23  | 民间文学概论  | H★  | H  | |||||||
24  | 语言学概论  | H★  | H  | |||||||
25  | 外国文学史  | H★  | H  | |||||||
26  | 美学  | H★  | H  | |||||||
27  | 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 H  | H★  | H★  | ||||||
28  | 学与教的心理学  | H  | H★  | H★  | H  | |||||
29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成长  | H★  | H★  | |||||||
30  | 班主任工作管理  | H★  | H  | |||||||
31  | 教育政策法规  | H★  | H  | |||||||
32  | 教育学(公共)  | H  | H★  | M  | H★  | H  | ||||
33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 H★  | H★  | H  | H  | |||||
34  |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H  | H  | H★  | H  | |||||
35  |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H  | H★  | |||||||
140  | 实践课程  | 教育见习  | L  | H  | M  | M  | M  | H★  | ||
141  | 教育研习  | M  | M  | H  | H★  | H  | M  | |||
142  | 教育实习  | H  | H  | H★  | H★  | M  | M  | |||
143  | 毕业论文(设计)  | H★  | M  | H  | ||||||
备注:课程对毕业能力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低)”表示。  | ||||||||||
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5-28修订版.docx
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5-28修订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