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2024~2025学年青年助教培养方案,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开展2024~2025学年青年教师随堂听课指导、随堂考核等系列工作。本次活动覆盖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此次学院八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成为本科教学各教研室开展交流与研讨的重要平台。
聚焦课堂,共促成长
本次听课活动自4月9日持续至4月18日,学院领导及学院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观摩与指导。吕炫博士主讲《古代汉语(2)》,教学情绪饱满,案例详实,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师讲解与课件展示、板书相结合;杨晓岚博士主讲了《中国古代文学(1)》,提问有点有面,专业知识扎实,文本讲析清晰准确;洪德志博士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史(2)》,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有学术性,注重引导学生开拓视野。陈容娟博士主讲的《大学语文》课有亲和力,准备资料丰富,课件图文并茂,注重师生互动。杨奔奔博士主讲的《中国古代文学(3)》台风稳健,知识丰富,条理清晰,板书与课件相互补充。杨利亭博士主讲的《外国文学史(1)》教态自然,课前布置了阅读任务,课堂案例丰富,注重互动。赵鹏程博士主讲的《现代汉语(2)》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理论与案例、讲与练相结合。王杰博士主讲的《现代汉语》精心设计导入,课件美观,讲解深入浅出。各位青年教师的授课展现了多样化的教学风格与扎实的专业素养。
以听促教,以评提质
此次随堂听课特别邀请了学院本科教学的四位教学督导(蓝善康、谢江林、潘盼、袁卫华)、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及其所在教研室教师参与评课。此外8位青年教师也互相旁听。听课过程中,督导组重点关注教学目标明确性、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以及课程设计的创新性。课后,由指导老师现场组织专题评课会,针对教学亮点与改进方向展开研讨。8位青年教师均表示通过此次随堂听课学到了很多,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
学院本科教学负责人表示,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后备力量,本次听课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机会,也为学院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推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教学质量评价常态化,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为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文/黄飞云 图/各教研室供图 审/谭智奇 蓝善康 伍媚扬)
(课堂活动现场)
(评课活动现场)